抗议者都是一批熟口熟面者,他们凡遇发展项目进行谘询,都以保育为由提出反对。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淑庄批评,建院计划可能为当区人流及交通带来沉重影响,令中环塞车情况恶化。政府山关注组召集人罗雅宁批评,拟建医院恍如“巨型三角朱古力”直插古迹群中央,建筑邻近会督府及礼宾府,加上医院地下设多层停车场,破坏文物地带的完整性云云。
事件让人联想到当年法国罗浮宫的扩建工程,当时当局接受了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罗浮宫广场中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的构思,这个塔当年曾经引发一场激辩,今日玻璃金字塔与古老的罗浮宫和谐共存,予人一种现代与历史对话的感觉。谁说保育与现代建筑不能共存?
什么恶化中环交通挤塞之说,更是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一间293个床位、12个手术室的医院,会引发巨大交通流量吗?若按陈淑庄的逻辑,为了改善中环交通状况,日后中环绝不可能再兴建大型建筑,哪怕是中环周边地区的大型发展,只要影响到中环的车流,都不要发展,“斩脚趾避沙虫”是也。
随着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医院床位的需求更显迫切。非牟利私营医院作为公营医疗体系的补充,符合社会需要。在发展与保育问题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为反而反,用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对“主教山”的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