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大公报》报道,中环商业区土地资源珍贵,但部分项目却因反对团体阻扰,发展一波多折,地皮亦“晒太阳”多年。此次企图阻挠圣公会建筑群建医院的是由公民党策动的“政府山关注组”,这个组织阻碍中环发展有前科。
政府早年曾建议拆卸中区政府合署西座,用作商业发展,增加中区写字楼供应,但“政府山关注组”向国际组织申请就西座发出“保育警示”,力阻政府拆卸计划。时任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曾批评关注组的举措是“以偏概全”和“断章取义”,将不准确的资料提交国际组织审阅。其后古物谘询委员会两度为西座进行历史建筑评级,西座亦由最初的二级历史建筑评级,提升至一级历史建筑。西座保育事件扰攘多年后现已活化为律政中心。
中环街市活化同样一波多折。计划2009年提出以来,两度受司法覆核挑战,其中提第二次司法覆核申请人是一名年逾60岁的聋哑婆婆,而在背后协助她入禀的人是曾多次就规划发展议题提出司法覆核的何来。活化计划一再拖延,建筑成本六年间由五亿元飊升两倍至15亿元,市建局最终宣布放弃经公众谘询的“漂浮绿洲”概念,改为简单活化,令项目成本锐减至约六亿元,但项目至今落成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