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香港消防:火海英雄不退缩 看家本领是什么?

2018-05-18 12:36:39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香港消防:火海英雄不退缩

本报记者 陈 然

香港邮政近期宣布推出一套以“香港消防处15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邮票。红白相间的灭火“大楼梯车”,消防及救护人员的侧身群像……邮票上“救灾扶危,为民解困”八个字,彰显出香港消防处致力于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热忱与初心。这支历险前行的队伍屡受赞誉。他们的看家本领是什么?

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智鹏介绍,香港开埠之初并未成立专责的消防队,遇到火灾发生,大多依赖军队及市民自发组成的志愿团体灭火。早期的消防局全部依附在警署内,局长、消防队长等平日都以警察身份为主,“火警铜铃响了之后,他们立刻换上消防胶衣,出门救火。”

消防员和救护员都是十分讲求体能的工作,训练非常艰苦。直到上世纪90年代,消防、救护团队内才出现首批女将。现时香港消防处有10余名女消防队长。

高级消防队长周信杰向记者介绍最新的“黄金战衣”时自豪地表示,这套价值约7000港元的灭火防护服由3层物料组成,外层抗火、衬里防水,可有效抵御1000摄氏度的火焰燃烧达8秒钟,“几秒钟听起来很短,但生死常常就是由它(防护服)来决定的”。除了防火衣,耐火性超强的MSA自给式呼吸器、可抵受更高温及撞击力的强化纤维头盔及护目镜等,也都是现在前线消防员的“标配”。

2016年6月,香港九龙牛头角迷你仓四级大火在熊熊燃烧108小时后终被扑灭,总计逾200名消防员、约45辆消防车及救护车到场参与救援工作。几天后,一曲经重新填词的《真的英雄》在坊间广泛传唱,缅怀事故中殉职的两名香港消防员英魂,更为所有的火海英雄献上敬意。

既要灭火,更要救人。消防处处长李建日的最新工作回顾报告显示,2017年该处总计接获33934宗火警召唤、提供40298次先遣急救服务,获助市民近37000人次。

  其中一场事故,发生在2017年8月26日深夜。当晚超强台风“帕卡”袭港,两名内地游客冒雨前往险峻的飞鹅山远足,其间因迷路、失足坠落山崖被困。接报后的消防处立即派出160名消防员彻夜搜救,风雨奋战,历经24小时后终将两人救至安全区域。

“我们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处在危险中的人,这是职责,更是信仰。”周信杰说。

2018年初,消防处制作出最新一辑消防安全广告,张贴于全港各区的巴士车身。照片上的客厅堆满杂物、通道狭窄、灾患众多,上方醒目地写有“冇事好地地,有事你点走?(没事还好说,有事从何逃?)”为每位市民敲响了警钟。

“我们锐意加强发牌照、执法、防火和消防安全等范畴的工作,务求防患于未然。”李建日说,自1997年起,香港消防处还推出“消防安全大使计划”,旨在训练来自社会不同界别的志愿人士成为大使,提升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根据最新数据,已有逾14万名市民参与训练并完成课程。

“走向社区、走近街坊、走入学校,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人懂得逃生!”周信杰表示。

(本报香港5月17日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