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反对派一片沉寂,什么活动也搞不起来了,他们于是开始转向戴耀廷所发动的“风云计划”,打算为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作准备,建立一个新的大台,统筹协调反对派各路人马,除了原有的反对派区议员外,还要增加一百五十名披上了专业人士外衣的所谓“政治素人”,形成三百多人组成的“泛民”竞选团队,试图夺取区议会全数452个议席的三分之二议席。他们认为,只要参选的人数较多,就有机会推高投票率和胜选机会,那就能把选举委员会的区议会117个选委议席也拿到手,反对派就有机会操控2022年的特首选举。
“港独”分子伪装“政治素人”
这种说法,水分很大,不自量力,有点打肿面孔充胖子,反对派目的是推行转移视线的策略,掩盖他们现在已经缺乏动员力量,什么活动也搞不成的尴尬局面。
反对派所谓的“政治素人”,其实就是翻炒2016年立法会换届选举“雷动计划”的旧招数,把一些与“台独”势力勾结很深的“港独”分子,例如朱凯廸、刘小丽、梁游等人进行涂脂抹粉,化装成没有政党背景的“独立人士”欺骗选民,进入立法会之后就大搞“港独”和“本土自决”。
这些参选区议会的所谓“政治素人”,早已经在戴耀廷的口袋里,他们是经过五期所谓的训练班培训出来的最激进反对派,其参选目的就是要传统“泛民”中的公民党和民主党让路,令自己脱颖而出。传统“泛民”已经闻到了激进派杀向他们的传统阵地的硝烟气息,连忙发出动员令,他们认为,3月11日立法会补选之所以失利,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举起追击梁振英和林郑的旗帜,所以无法凝聚2016年选举时候的票源,令选票流失。
正因为如此,民主党立即发动所谓众筹,派人到英国追查UGL的案件,举起了狙击梁振英的旗帜。结果,众筹受到了《苹果日报》的批评,质问“民主党,追查UGL的案件有何用?”“现在先至去斗689对于割地两检、继续DQ、借反‘港独’打压言论自由、23条立法、国歌法、重启政改,一连串公众关心的政治议题,究竟有乜帮助?”
《苹果日报》这样一问恰好不打自招,道出了反对派最近一连串的在立法会狙击“一地两检”和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反对“威权政府”、发动“支持戴耀廷”集会等行动失尽人心,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民意调查显示,这些动作搞得越多,反对派政党的支持率就不断插水。自从去年10月以来,反对派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所谓大游行和集会,人数都在几百人到二千人左右,市民不参与已是明确表示对鼓吹“港独”、搞乱香港、制造两极分化的动作深感厌倦,并且认为“港独”是和“一国两制”对立的,“一国两制”是对香港人最有利的安排,如果支持“港独”,必然砸毁了“一国两制”,港人最后承担苦果。
反对派明知道政治动员力、道德高地已经失去了,民意已经失去了。今后再搞什么对抗活动,看来能够吸引港人参与的机会渺茫,更加买少见少。他们唯有改变策略,要开始提出区议会的民生话题,推出一批中间性质的“政治素人”,将他们重新包装成朱凯廸般的政坛新面孔,旧桥翻新,寄望既能够转移视线,更可以在一年之后的选举进行突袭。
勾结“台独”势力成过街老鼠
然而,戴耀廷的“港独”面目已经彻底暴露了,欺骗性也丧失了。他再不是什么“没有政治背景的学者”,而是与“台湾反共救国青年团”勾结在一起的“港独”人物,是美国和“台独”势力的代理人。戴耀廷组织和指挥的非法“佔中”,不单是一场失败的颜色革命,更是触犯香港法例的违法活动,而背后以亿元计的活动经费,来自黎智英代表的美国势力。
在美国大打“台湾牌”,支持“台独”和“港独”势力合流的时刻,戴耀廷发表了颠覆中国政权后,香港可考虑“独立建国”,或者与其他族群结成联邦或邦联的计划,这完全是煽动分裂国家的行为,完全超出言论自由的范围,是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不允许,更明目张胆地挑战了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央管治权力和基本法权威,不允许利用香港作为颠覆国家政权的政治基地的三条底线。
正因为如此,中央最近对于蔡英文当局勾结美国势力,“台独”分子赖清德的挑衅行为,採取了坚决的打击措施,并且进行了台海实弹射击,使得台湾民进党的支持率跌到了低谷。
香港各界同胞也配合了中央的行动,全力声讨戴耀廷的煽动“港独”“台独”合流的图谋,使得“港独”分子空前孤立,如过街老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反对派大力支持“台独”言论,也出现了捆绑的效应,动员力量陷入了冰封状态,反对派士气低沉,什么动作也搞不起来。他们自称已经到了冬天,唯有冬眠。他们唯有画饼充飢,把一年后的区议会选举,当成一个渺茫的梦想,让反对派不至于树倒猢狲散。
大气候对反对派非常不利,台湾民进党陷入低潮,与民进党拉拉扯扯的香港的反对派也陷入低潮。
来源:大公网 作者:陈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