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香港上市制度改革深意何在? 将放宽IPO政策

2018-03-30 23:37:00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者:isen点击量:

网消息: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交易所透露,今年将进行上市制度改革,也就是从多个方面放宽IPO(首次公开募股)政策。

港交所日前发表《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文件,就3类公司上市资格咨询市场意见,包括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同股不同权”)的高增长创新产业公司以及寻求在港交所第二上市的合资格发行人。港交所筹划4年之久、号称香港上市制度20年来最大的变革进入实施倒计时。

方案针对性强

面对如此改革力度,人们不禁要问,新规深意何在?

仔细研究方案细则,可以看出针对性极强。

高盛股票资本部中国区主管王亚军表示,就某些大型科技公司而言,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不断融资,创始人的股权不断被摊薄。而这些创始人又是核心人物,不能失去控制权。此次“同股不同权”改革针对的就是这类公司。如果没有这个制度,上述公司都只会考虑美国市场。

小米董事长雷军也对此点赞认可。他表示,“同股不同权”充分认可了创始人在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的价值,此项改革将会促进互联网企业尤其科技创新类企业赴港上市。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认为,今年随着“同股不同权”的引入,港股市场对科技股和海外发行人吸引力增加,可能引发新经济独角兽赴港上市热潮。

上海证券分析师陈健宓分析认为,创新葯的研发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受监管审批限制,在研发期没有收入。允许创新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香港上市,对创新葯研发是利好。不仅是内地生物科技公司,香港本地的同类企业也将受益,因为香港现在也有不少生物科技专才及项目。一些研发药物已到临床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生物科技公司,相信会受投资者欢迎。今年港交所有望掀起生物科技公司IPO的浪潮。

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合伙人黄金钱举例表示,近日收到不少生物科技公司查询赴港上市事宜,当中以内地公司居多。以往这类公司只考虑往美国挂牌,但在港交所计划放宽上市要求后,相信会有不少公司改为在香港上市,因为香港与内地语言和文化较接近,也不会有时差问题。

增强港股活力

不难理解,香港推行的这项制度改革,一个主要目标是不断增强港股市场活力。

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内新经济企业的首选融资平台,是香港上上下下的共识。中银国际中国首席策略师胡文洲表示,阅文集团、众安在线等新经济行业公司在港上市,是2017年香港IPO市场中的一抹亮色。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正在考虑将赴港IPO作为未来资本市场的一个路径选项。

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看来,这是一种必然的变革。新科技和新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深刻改变人类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新经济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创造了激动人心的投资机会。让香港的资本市场与时俱进,才能更有竞争力。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港交所此举也意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港交所除了面临来自内地交易所的竞争之外,在争取一些互联网、科技类公司IPO时,还要面对来自欧美发达市场的激烈竞争。引入“同股不同权”机制的另一重大意义,相当于为高科技、互联网等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扫清了一大障碍。毕竟,相比起欧美市场,香港与内地间紧密的地缘、语言、文化关系,使其对寻求境外上市融资的内地企业具备不小吸引力。

正是因为立足香港,港交所进行的上市规则改革,也获得香港金融界方方面面的支持。

实现多方共赢

香港力推上市制度改革新规,为内地大批新经济企业打开了一扇门。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延立认为,在港股通开放后,香港市场跟内地市场连接增多,内地资金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金主,这也是港交所重视内地新经济股的主要原因。

天风证券海外团队撰文指出,随着内地更多优秀的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投资者和内地券商研究团队都有条件深度了解公司,港股有望迎来优质公司大批赴港上市的新时代。

工银国际研究部副主管涂振声表示,内地股市逐渐开放,进一步深化与香港的互联互通,将会吸引更多资金透过香港投资到内地股市。而更多内地的资金也可透过香港投资到国际企业,这将会更加突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谢国梁表示,香港与内地股市都是为中国的企业服务,现在也一同服务新经济公司,因此两地可以互补形成良性竞争。

由此可见,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多赢的改革方案。

李小加表示,香港早已就这些核心议题讨论多年,达成共识。随着咨询期在近日截止,改革的落地时间越来越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表示,争取在今年第二季内开始实施新制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