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公报社评:增地建屋 支持填海再出发

2018-02-05 15:37:2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填海及前期工程今日举行动工礼,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以《填海,再出发》为题发表网誌文章,指出填海对解决土地供应及住屋问题具关键作用,可说是“必由之路”,希望市民体谅,支持政府施政。

显然,填海问题近日将会再度“炒热”,成为各方关注议题。事实是,填海曾经是本港土地发展的主要途径,英国殖民政府早于上世纪初期便已开始在中环维港及九龙半岛填海取地。但回归以来,环保呼声上升,反对派亦利用环保作为阻挠政府施政的手段,令到填海工程“寸土难填”,一条明明是解决交通挤塞所必须的中环至湾仔绕道,因为填海,官司打了数年,至今绕道仍未建成通车。

因此,眼前面对本港建屋用地缺乏、公屋排队“上楼”最少须轮候四年半的严峻现实,填海已经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解决土地及房屋供应一个不可迴避的取向。为此,特区政府年前已选定五个维港以外的近岸填海地点:小蚝湾、欣澳、马料水、屯门龙鼓滩、青衣,进行专题研究。去年底,顾问报告提出建议:沙田马料水为填海首选地点,填海六十公顷连同沙田污水厂腾空土地,可以提供共八十八公顷土地,兴建一万一千个住宅单位,规模相当于沙田第一城,可容约三万五千人口,最快可于二○二六年推出。有关建议在明天举行的土地小组会议中将会有进一步讨论。

事实是,填海取地并非绝不可行,发展与环保更不是“有你没我”的“零和游戏”。眼前,填海的主要阻力来自两方面,一是环保团体,二是当地居民,前者强调要保育自然物种与环境,后者则忧虑人口增加会对区内交通、医疗、教育造成压力。两者皆存在片面性,值得商榷。

首先,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是当前本港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解决此一问题,社会难言和谐、稳定与发展;而相比起填海,其他一些增闢土地的方案,如发展棕地、农地、郊野公园以至填平水塘、改建货柜码头,难度更高、争议更大,过程也更为复杂与漫长。相形之下,向海要地最可行。

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科技进步,现今填海方法与技术已不再是把沙石倒进海中便算,业界已经发展出一套新技术,力求把对周围环境和海洋生态的干扰、破坏减至最低。如今日开工的东涌填海工程,採用非浚挖方法填海造地及建造海堤,不涉及清除松软的海洋沉积土,海泥可原地保留。项目还透过模仿自然潮间带,提供合适海洋物种生长的环境。

这些将填海与环保结合的新技术,与旧模式已不可同日而语,环保团体如再坚持反对,就是不讲道理了。

同样,地区人士也应该看到,填海取地是港人社会整体发展需要,人口增加了,道路、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可以按需求跟上,不构成反对的理据。科学的填海和合理的“再出发”,确有需要,应当支持。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