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政客提名“双学三丑”选诺奖的政治企图

2018-02-03 16:55:51 信息来源:大公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昨日传出消息,以参议员卢比奥及众议员史密斯为首的美国国会12名议员,联名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写信,提名“双学”三人与“雨伞运动”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信中“赞扬三人发起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的民主运动,以和平手段争取政治改革和香港自决,以及捍卫香港受《中英联合声明》保障的自由和高度自治,应该得到和平奖的肯定”云云。

卢比奥此举并非无迹可循。美国议员“关心”香港“民主发展”不是新鲜事,李柱铭以前就经常到美国国会“作证”。去年他把黄之锋带上,大有捧其为接班人之意。这样,新晋参议员卢比奥等人才结识黄之锋,一直为他们发声。

  “香港政策法”可能生变

美国国会插手香港事务引用的是1992年通过的《美国─香港政策法》,规定美国政府将继续把香港视作一个在政治、经济、贸易政策方面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地区,并在对外政策上把香港与中国政府区别对待。香港一些人总体上是欢迎美国的这种看法的。但李柱铭等人参加的国会听政,宗旨就是判断中国是否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以作为美国考虑应否继续承认香港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地区”的依据,中国一直反对。

虽然在法律的意义上,《美国─香港政策法》确实只是“美国的法律”,美国确实有权修改。但实际上,美国通过威胁调整双边关系,达到干预他国政治的目的。这是美国通过国内法“长臂”地干预他国内政的实例。

这种长臂威胁的主要限制有两点。第一,对小国来说有用,对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就没有用了,因为美港关系只是中美关系中的一小部分,也只是中央与香港关系中的一小部分。中国没可能因为美国威胁而改变对香港的政策,香港政府本身也没有权力改变中央的政策。第二,美港关系维持现状对美国本身也有利,美国不太可能因为香港内部事务而改变这个政策。

因此,美国国会的听证一向只有製造噪音的功能,对这样的“唱衰香港”大可一笑置之。但是特朗普上台以来,废除《美国─香港政策法》就成为现实可能。首先,在贸易保守主义与“中国威胁论”盛行下,美国政坛很多人认为香港是中国“盗取”美国利益的漏洞,呼吁美国堵上。其次,特朗普施政的不稳定与不可预测,很难用传统的理性思维分析。特朗普固然不太关心人权议题,但这个“谈判专家”却喜欢利用各种槓桿,也有“先发制人”的思维。万一美国真的废除《美国─香港政策法》必会对香港造成较大冲击。这就是为什么说,黄之锋等人到美国国会作证,会潜在地严重损害香港利益之故。

卢比奥这次提名“双学三子”,看起来是“表彰”他们,帮助“推动香港民主”,但实际无非就是为推动废除《美国─香港政策法》推波助澜。

  卢比奥的个人自私算计

对卢比奥等政坛新人来说,此举更有“增加政绩”的考虑。卢比奥是古巴裔的佛罗里达人,年纪轻轻就在“茶党风暴”中被佩林等茶党人推上参议员的位置,其古巴裔的身份在佛罗里达这个古巴裔大州起到很大作用。但卢比奥本身政绩非常不足。近年来,古巴裔人利益逐渐向其他拉美裔人靠近,从严重偏向共和党到逐渐投向民主党。卢比奥也感受很大压力。在2016年共和党初选中,卢比奥在“主场”惨败于特朗普,被迫退选,已经引来是否能连任的广泛质疑。2010年参议员选举,他领先对手20点获胜;2016年参议员选举只领先8点,优势大大缩减。如何拿出表现应对以后的选举成为重要议题。在这种情况下,卢比奥的“落力演出”也就不难理解了。

诺贝尔和平奖是诺贝尔奖中争议最大,认受性最低的一个。从制度上说,它是唯一由挪威人负责的奖项,其他五个奖项都由瑞典机构决定。瑞典是国际公认的永久中立国,而挪威则是北约成员。其实从政治立场看,瑞典比挪威更加适合决定“和平奖”归属。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五名成员决定了谁能当选。其他五个瑞典颁发的奖项,虽然也有五人委员会,但委员会只能提出得奖者建议,没有决定权,最终得奖者分别由科学院等整个机构投票选出,公平性的争议就小很多。最后,和平奖委员会五委员都是挪威民选国会议员,都具有高度政治性,其组成已经带有浓厚的挪威人“政治口味”。由他们负责一个本身就高度政治化的奖项,是否合适就更受争议了。

事实上,诺贝尔和平奖的公正性近年来一直备受质疑。奥巴马在刚上台时,什么事也没干,就给他颁奖,显然非常荒谬。昂山素姬有诺贝尔奖光环,但最近因为罗兴亚问题大受西方舆论质疑,要剥夺其诺贝尔奖。和平奖越来越显示出它只代表了西方社会中极少部分人(准确说是挪威部分人)的价值观。得奖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不济了。

现在看来,“双学三子”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机会是很低的,但也很难说挪威那五个人会有怎样的口味。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他们得奖也不可能改变香港的进程。美国施加的压力尚且没有什么用,何况挪威?

笔者对“双学三子”比较惋惜。这些年轻人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愿望与热情,但在戴耀廷等人的错误引导与鼓动下,执著于追求不切实际的目的,不懂得政治上必须妥协,也必须在合宪合法的框架下争取。“非法佔中”行动背离了法治原则,违反了法律,引发社会不稳定,为社会与他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他们被起诉,在公开公正的审讯中受法律制裁,乃是应付出的代价。在李柱铭等人的鼓动下,他们进一步更错误地认为只有在外国的干涉下香港才能“民主”,没有意识到香港民主只能是“一国两制”下的民主,无法撇开中央的角色。他们为了争取选票,又不肯把“港独”排除在“民主自决”的选项之外。这样既远离自己的初衷,也与追求“民主”的目标越行越远。这次“提名诺贝尔奖”可能更鼓励他们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他们对香港社会都是有害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