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媒:“知耻近乎勇” 应加快觅地建屋

2018-01-23 11:48:1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继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周六指当年任发展局局长时,只能令私楼土地供应量达标而感“惭愧”之后,昨日运房局局长陈帆亦就觅地建屋问题表示“羞愧”,形容公屋“3年上楼”目标是“意识形态多过实务指标”。中国有句老话--“知耻近乎勇”。感到惭愧,说明政府、官员认识到本港觅地建屋工作的严重不足,公屋上楼时间长期不能达标,有愧于市民。“知耻”是好事,但更关键是“后勇”,能够积极作为,政府必须用足心力、智慧和勇气,以创新克难、敢作敢为的决心和行动,打破因循守旧的积弊,在开发土地上争取突破,为民谋福。

房委会2018/19年度的机构计划,至今仍以公屋“3年上楼”为长远目标,但实际上现时公屋轮候时间达4.6年,差距甚大。更令人忧虑的是,政府似乎已束手无策,短期内无可行方法达标。现届政府上任短短几个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既与社福机构合作推出类似“光房”的廉租单位,又打算将计划重建但未清拆的公屋单位租出,但相关计划都只能提供百余甚至几十个单位,相较公屋轮候册30万的数字,根本杯水车薪。

众所周知,本港房屋问题的症结,在于可供建屋的“熟地”严重不足。到去年底,当局手上的土地距离十年长远房屋策略确定的46万伙尚欠4.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如何觅地拓土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陈帆局长昨日提及政府成立了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期望小组或能长远解决土地供应不足的难题。但是,观乎该小组的会议结果,曾指出开发郊野公园边陲需时15至20年,将船湾淡水湖填平建屋挑战更大,处处显现出政府碍于程序繁复的困局,远水难救近火。

如今,用于兴建公屋的“熟地”就快用尽,若新的土地供应无以为继,公屋轮候的时间必定越来越长,越来越多基层市民只能迫劏房、捱贵租。市民不希望只听到官员的道歉和“惭愧”,而是希望官员拿出实际行动,做出成果。回归前,香港兴建新机场及东涌新市镇的“玫瑰园计划”,规模庞大,整个计划兴建只是历时8年。如今建屋用地供应短缺迫在眉睫,政府是否依然一成不变按程序办事,而不能突破框框、提升觅地建屋效率?

香港实际开发的土地只占总面积的不足四分之一,其中住宅用地只占7%,香港并不缺地。官员既然对土地供应不足感到“惭愧”,就要克服开发土地面对的诸多困难和掣肘,更要迎难而上,鼓足勇气、用足智慧、想尽办法。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土地、填海、开发农地等多个选项,政府可以多管齐下,哪个方案可行便先做,能开发的就迅速开发,相信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和行动,成熟一项上马一项,总好过坐而论道,惭愧道歉。

来源:香港文汇报

顶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