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方法不同。大湾区是香港毗邻地区,重点便是在地域连接的基础和经济社会合作上做功夫,特别是产业的整合,及通过人才与知识的各种创新活动。
在“一带一路”方面,香港从来都属丝绸之路沿线,也因珠三角的海陆线而开通东南亚,居于丝绸之路的南中国海区域中心。“一路”连接东南亚,“一带”则通过珠三角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在陆上直通欧亚各国。但在整个“一带一路”大体系里,香港还是偏处边陲,比不上郑州、重庆、成都、武汉,乃至乌鲁木齐那样处于核心枢纽地区。然而,香港早已脱离工业阶段,转型为服务业为主,也是以世界城市的各种功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与内地城市不同,本地化或地域因素的限制大大减少。通过空航和电信等电子通讯手段,香港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连接,便超越地域限制,变成即时运作。
当然,香港还可参与“一带一路”的贸易、物流、投资、生产,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服务。更可利用珠三角各城市的资源、条件,以及各种实质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还可与珠三角城市联合行动,发挥出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协同作用。
但是,香港所长是国际化知识、人才、制度与服务,在内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香港要作出独特的贡献,便是依靠国际化的资源。一方面是走出去,直达“一带一路”沿途各国。另一方面是引进来,把“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人与企业,及它们的服务需求引入香港。把香港变成“一带一路”整个庞大的国际化体系的枢纽。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并不需集中于邻近地区,而应就整个“一带一路”作战略发展,选择在重点上努力。
首先当然是俄罗斯,因旅游免签证和直航,已有近万俄罗斯人在港工作和创业,每年游客也有几十万人次。香港的国际金融服务可直接服务俄罗斯。相比莫斯科,俄国远东地区与香港在地理上更接近,合作机会更大。
其次是作为“一带一路”中心枢纽的中亚,如其中大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油气矿产资源,也是中欧班列的中转站,发展潜力巨大。中亚并可连接南高加索、伊朗、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涵括更大区域,也可北上俄罗斯。哈乌等国国际化程度较低,服务业有待发展,香港便可填补不足,作为它们的国际服务中心,把这个地区的生产和服务企业引来香港,建立其海外总部,也方便与内地就近合作。
再次是中东欧,属于现时的16+1合作体系之内。中东欧各国部分在欧盟之内,也是中欧、欧亚连接的中转站。欧亚贸易物流正因中国因素从以西北欧港口为主转而以东南欧(如希腊)港口为主,中东欧在丝绸之路的作用便会恢復,包括振兴巴尔干丝绸之路。在这些国家里,希腊、匈牙利会是关键枢纽。
而非洲是“一路”的伸延。中国在非洲基建投资强大,其中吉布提、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是重心。非洲人口增长迅速,在和平局面下发展潜力冠于全球。香港也应早建据点,走出去也引进来。
至于传统的东南亚,可能也要随着新的发展,重新布局,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