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大公报1月13日讯 记者 李威 朱晋科 李淇报道:去年底“冲击政总东翼前地案”判刑后,香港和海外部分法律界人士抹黑中央政府干预本港“司法独立”,英国御用大律师Jonathan Caplan日前于英国《泰晤士报》撰文反驳有关论点,强调这绝对是“毫无理据的侮辱”,并指“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司法制度运作良好,律政司毫不畏惧地进行起诉,法院判决的质量及公正性媲美任何地区。他昨日接受《大公报》独家访问时指,香港的司法独立非常牢固,批评有些人指控香港法官把学生判处监禁是为了取悦北京,是错误和不负责任的。
英国御用大律师Jonathan Caplan日前在英国《泰晤士报》以“香港的司法独立真的受中国威胁吗?(Is the independence of Hong Kong's judiciary really at risk from China?)”为题撰文,提到有12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法律界人士,包括七位英国御用大律师,曾发表公开信质疑本港法庭就“冲击政总东翼前地案”的判决,以及律政司刑期覆核的决定,声称中央干预“司法独立”,“香港法治、司法及人权面临严重威胁”,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律政司刑期覆核非“双重追诉”
Jonathan Caplan指出,在英国,司法官员若认为一项判决过分宽松,都可以向上诉法院申请覆核,这有助于维护公众对司法的信心,并促进判决的一致性,而香港特区律政司今次只是刑期覆核,并非就同一罪行作两次起诉,绝不构成所谓“双重追诉”。他强调,香港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若当事人觉得判决不公,可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他又指,有关案件正在上诉程序当中,质疑相关法律界人士是否有资格就此加以批评。
Jonathan Caplan认同,涉事学生的案件确实备受国际关注,但直斥若因案件的判决,就质疑香港的司法独立被干预,就绝对是“毫无理据的侮辱(baseless insult)”。他又引述法院当时裁决指,“佔中”已由和平集会沦为暴力冲突(had been serious, large scale and violent),情况严重,认为判刑需要有阻吓性。
Jonathan Caplan续指,基本法作为香港的宪制性文件,有效地保障了众多基本权利。他认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才可拥有透明及优秀的司法制度,促进香港继续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
有些人对港司法存在误解偏见
他又以前行政长官曾荫权及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案为例,赞扬律政司毫不畏惧地进行起诉,法院判决的质量及公正媲美任何地区。
他认同,所有法律制度都应该受到合理的批评,但表明“若有关批评是错误的,并破坏法治精神及声誉时,则需要谨慎行事。”
Jonathan Caplan昨日在英国接受《大公报》独家访问时说,一直以来有些人对香港司法独立存在误解和偏见,“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看到一些英国御用大律师对香港法官的指控,说他们把那些‘佔中’学生判处监禁是为了取悦北京,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和非常不公平的,这种指控也是不负责任的。无论你是否同意这个判决,法官在判词中都明确地加以说明,这是一个严重的罪行,必须要做出一个可以威慑他人的判决。”
针对外界忧虑香港司法可能受到干预,他说,“香港的司法独立是非常牢固的,没有证据表明哪些案件的判决是看着北京的脸色做出来的。”
Jonathan Caplan擅打刑事案
英国御用大律师Jonathan Caplan在香港和英国法律界都有相当地位,他擅打刑事案,经常出现在香港的法院。最为人熟知的是,他曾在杨家诚上诉终审法院的7.2亿元洗黑钱案、陈志云案及“七警案”中代表律政司出战。此外,在前廉政专员汤显明曾被投诉在任期间涉嫌贫污的案件,律政司亦曾委託他提供独立法律意见,最终决定不起诉。
Jonathan Caplan1972年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开始执业,1991成为英国御用大律师,尤其擅长刑事案,并处理过众多有关民事欺诈、媒体法、公众调查和健康安全领域案件。
例如2013年,他曾于《世界新闻报》窃听案件中,代表被控窃听及行贿的被告之一、前执行总编辑Stuart Kuttner辩护,为对方洗脱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