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孟静及丈夫位于浅水湾道的豪宅,地下开敞式车位被改建为住所(红色框框),多年来给工人居住,自2010年被揭发以来,一直没有还原
艾森网消息:大公报1月12日讯 (记者冼国强)反对派对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僭建风波群起而攻之,一味声大夹恶、上纲上线,不过不少攻击郑若骅的政客本身也是“僭建常客”。前公民党成员、香港本土立法会议员毛孟静位于浅水湾道的豪宅单位,整个开敞式车房被改建为住宅,拖足八年仍未清拆还原。毛孟静接受《大公报》查询时声称,屋宇署七年前已确认有关单位非“僭建”,该说法与屋宇署当年的回应有明显出入。记者就事件向屋宇署查询,但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多番叫郑若骅到立法会解释僭建事件的毛孟静,在2010年被传媒揭发她与丈夫Philip Arthur Bowring在浅水湾道的物业情况,将一个占地四百多尺的车房,私自加建围墙、窗户及门户,摇身一变成为住宅,二十多年来给工人居住。屋宇署当年接报后查阅建筑图则,确认该单位的地库用途是用作开敞式车房,根据《建筑物条例》可发出命令,规定业主中止这项建筑物用途改变,但屋宇署考虑到该改动“并无影响楼宇结构及消防安全”,“不拟采取进一步行动”。
玩弄文字游戏讲大话
记者昨日到上述单位视察,发现该僭建的“住宅”并无还原为开敞式车房,事隔八年后仍然原封不动。记者就事件致电毛孟静,她称“七年前屋宇署已经确认无僭建”,还叫记者有问题去问屋宇署,“好过你一句,我一句咁回应。”之后以“在立法会准备发问”为由,匆匆收线。
毛孟静又在社交网站贴文,声称有人“想救郑若骅玩转移视线。”记者就毛孟静的说法向屋宇署查询,但至截稿前未获回覆。
翻查纪录,毛孟静当年曾发表声明,称丈夫在向银行买入单位时该处已被改建,并拿出土地注册处发出的图则,并玩弄文字游戏称该空间为“室内空间”而非“车位”,又声称一直有缴交地税及差饷,“整件事完全合法”。不过毛孟静之后被亲反对派的《壹周刊》踢爆,根据大厦落成的公契显示,毛孟静的丈夫是该单位第一手业主,即该车位理应未被改建,质疑毛孟静称“买入单位时该处已被改建”是讲大话。
除了毛孟静,不少反对派人士亦屡被揭发有僭建问题(详见表),其中以民主党最严重。民主党前主席何俊仁,议员涂谨申、前议员张文光、李永达等人的办事处和寓所都有不同程度的僭建;工党前主席李卓人、前议员张国柱,街工议员梁耀忠,亦跻身“僭建名册”;“人民力量”前立法会议员陈伟业更公然非法霸占官地。有政界人士表示,当局亦应“一视同仁”调查有关人等。
毛装聋扮哑死撑 陈勇批诚信破产
反对派就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僭建风波大做文章,对自己被揭发的僭建问题却装聋扮哑。香港社会各界人士批评,反对派就僭建问题严人宽己、双重标准、贼喊捉贼,毫无政治诚信,促请屋宇署等执法部门对涉嫌僭建的反对派人士进行彻查。
卢文端斥反对派上纲上线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卢文端表示,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就住宅僭建事件已公开致歉,并极力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最大程度回应了有关质疑。他批评,反对派对此无限上纲上线,不断追击郑若骅,反观他们某些人亦涉及僭建问题,可谓“有口话人,无口话自己”、“贼喊捉贼”。他续指,毛孟静有僭建却拖足八年都不拆除,还死撑没有僭建,又要求郑若骅到立法会解释,其实最应该交代事件的就是她自己。
吴亮星指严人宽己双重标准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亮星批评,反对派见到政府官员有任何问题,就死抓不放,目的就是为政府的施政制造困难,令政府什么事都做不好、做不到。他又指,反对派对个人错误持双重标准的例子“罄竹难书”、“历历在目”,例如部分反对派议员接受黑金事件在自己人的包庇下不了了之。他又批评毛孟静和其他反对派对僭建问题严人宽己,没资格指责郑若骅。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指出,反对派对僭建问题不但双重标准,还未审先判,不断夸大他人的过失,动辄就要求他人辞职下台,对自己人知法犯法就视而不见,甚至轻轻带过,可谓“诚信破产”。
陈勇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部门应该彻查其他涉及僭建的反对派人士,要求有关人等将僭建还原,否则作出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