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诚信,做大学校长更要讲。港大校长马斐森反口覆舌,以今天的我打到昨天的我,显然不知诚信为何物,如此品格实在有违公众的期望。为何在临别之际,马斐森才突然“爆料”,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不过为自己打造捍卫民主自由、学术自由的形象,博得新东家的好印象。
去年9月本港多间大学民主墙出现“港独”标语,十大校长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港独”及谴责校园内有人滥用言论自由,联署人包括马斐森。但他近日接受访问时又改口称,并非谴责同学讨论“港独”,只是针对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儿子堕楼身亡而出现的仇恨言论。
他又声称在应否容忍“港独”讨论一事上未能说服其他校长,有关谴责仇恨言论的字眼也在草拟声明过程中删去。
如果马斐森真的不认同联合声明,他大可不签;签署之后遭到反对派攻击,他又狡辩,说声明内容并非他的原意。变脸快过变色龙,缺乏担当,无腰骨,又如何成为港大的校长?“港独”不合法不合理,联合声明十分清晰地表达了反对“港独”的立场,何来马斐森所说的有意义含糊之处。他摆明就是不签怕被孤立,签又怕受到指责,唯有砌词狡辩,企图面面俱到,其实谁也讨好不了。
马斐森还在访问中指控中联办干预港大事务,对他产生压力,但在港大校委会主席李国章的过问下,他又否认作出有关指控,是媒体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声称在访问中只是说曾接获中联办意见,并感到工作有压力,结果被媒体混为一谈。指媒体误导,是极为严重的指控,如果真的是媒体搞错,为何不见马斐森主动澄清,提出谴责。马斐森在港虽不足4年,但看来已经好识“耍太极”。
马斐森本月底即将离任,返回英国出任爱丁堡大学校长,在临走之前如此高调,显然并非无的放矢。毕竟在欧美眼中,敢向“强权”说不才有“吉士”(Guts)。马斐森回祖家之前,赶快献上一份投名状,以便洗脱此前的不堪形象,新老板才会另眼相看。
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赵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