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贸发局:全球处增长轨道 香港明年出口乐观

2017-12-31 11:10:30 信息来源:大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大公报12月31日讯(记者 李永青)每年圣诞节销情表现,可作为翌年市况的晴雨表,故特别受市场关注。香港贸发局发表报告指出,多个主要市场的节日销售表现均有改善,意味着明年的消费者开支有可能增加,短期内环球经济前景乐观,特别是今年底的零售销售额录得增长,反映传统市场依然处于增长轨道,而新兴市场也在急起直追。该局预料,明年香港出口货值升6%,出口货量升4%。

香港贸发局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黄醒彪指出,今年底零售市道出现的增长显示,传统市场的增长非常稳健,同时新兴市场也开始迎头赶上。总体上,全球零售市场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健康增长,势头可望延续到明年。

  网上零售增长快具机遇

报告提到,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电子产品。在许多主要市场中,网上零售增长非常迅速,甚至高于总体零售增长。黄醒彪指出,全渠道零售非常流行,将继续为全球零售业带来巨大改变,对于香港的出口商来说,也同时带来冲击及机遇。香港的出口商必须适时检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增强竞争力。

至于主要市场方面。报告预料,明年美国可望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美国全国零售业联会预期,今年假期的全国零售总值较去年同期上升3.6%至4%,万事达卡则预计增长达4.9%,是六年来最强劲的年度增幅。

报告预计,明年美国经济可保持增长动力,消费者信心已回復至金融海啸前水平,刺激零售开支。除了英国之外,欧洲国家前景正面,復甦势头持续,正面因素再次浮现。欧洲最主要的不明朗因素,依然是英国脱欧谈判。

内地购买力强劲领全球

报告续称,预期亚洲依然是环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在中国内地,内部购买力快速增长,标誌着经济再平衡策略的成功,经济将持续增长。相比之下,虽然东京成功申办2020年奥运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但日本经济只会温和增长。零售领域方面,2019年上调消费税率的建议,或许会刺激2018年的奢侈品销量急增,原因是消费者想在新税项实施前购买奢侈品。

然而,明年也存在不少挑战,特别是保护主义的阴霾一直挥之不去。近期美国政府对中国主动展开反倾销和301条款调查,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并非绝无可能,这仍是一大风险。另外,若美国货币政策的紧缩步伐较预期为快,可能促使资金从新兴经济体外流,令流动性收紧,使债台高筑的经济体陷入困难,甚至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和经济不稳定。此外,欧盟经济稳步復甦,也可能导致欧盟较预期更早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

  圣诞节后“走数”高峰期

在欧盟,民粹主义和疑欧主义兴起仍是潜在威胁。虽然荷兰、法国和德国在选举后亲欧盟政党仍然掌权,不过民粹主义运动并未消退。意大利即将举行选举,在该国经济仍然疲弱,以及当地人民对欧元支持度低的情况下,大选结果也可能带来风险。德国组建联合政府出现困难,也许会削弱日后制订政策的能力和在欧盟的领导地位。

尽管市场预期美国在感恩节圣诞节零售不俗,但商会人士指出,近期不时有公司申请破产,加上每年圣诞节后通常是买家付款困难的高峰期,甚至部分“走佬”,故港商仍须时刻保持警觉,注意买家的信用风险,要密切与买家保持联络,若买方的高层或会计人士突然离职,便须加倍警惕。

  市场乍暖还寒 港商应防备

市场普遍估计,今年圣诞节欧美市场销情理想,所以对明年市况较为乐观。但外围市场乍暖还寒,绝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美国对华贸易态度渐见强硬,加上欧洲深受恐怖主义和难民潮困扰,港商应防患未然,而特区政府亦要加强对企业支援。

市场普遍关注美国国会通过税改案后,美国政府可能出手处理中美贸易问题,更盛传美国将在明年年初宣布针对中国的强硬贸易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强烈指责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虽然上任后未见实际行动,但有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因进口日增,製造商受到损失,建议特朗普设立新的贸易障碍。

分析指,言论明显针对中国产品,而中国太阳能板与洗衣机或首当其冲受影响。

现时仍有大批港商在内地设厂生产,故港商应早作准备。若财力人力许可,应考虑转往新兴市场设新厂,或将生产外判给内地以外的企业负责,以分散风险。若企业面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应以法律为武器,及时对相关国家有关贸易壁垒方面的规定和条例进行了解,必要时聘请相关法律专家协助应诉。

由于聘请熟悉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律师费用高昂,中小企未必能负担得起,特区政府应邀请专家,为受影响企业讲解抗辩方法,必要时可联合国家商务部及内地同业协会,共同制定无损害抗辩的策略,全力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