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将过去。回顾香港这一年,整体经济发展理想,在出口贸易、服务、零售及旅游均出现复苏,预计全年实质经济增长达3.7%。虽然香港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但特区政府已致力推出多项利民纾困措施。随着新一届特区政府上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带领的政府团队展现施政新风,无论在土地房屋、扶贫安老助弱、教育与青年政策及为打工仔谋福祉等各项市民最关注范畴,均提出连串改善措施,不少已提上日程甚至已实施,为香港未来的长远发展跨出一大步。
觅地建屋设专组社会辩论求共识
香港一直备受土地供应不足、房屋供不应求、楼价不断飙升等问题困扰,特区政府这年来不断强调会下最大决心解决,而从可见实际措施中,亦开始见到一点成果,确令市民感到鼓舞。要解决房屋问题,必先增加土地供应。虽然政府曾提出多种土地供应选项,惟一直无法取得大众共识,令土地短缺情况持续。政府也看到问题所在,提出社会要来一场大辩论。
“绿置居”“白居二”恒常化
在此背景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于今年9月成立,检视不同选项的优劣,凝聚社会最大共识。在短短3个多月内,小组已举行6次会议,并就多个土地供应选项进行讨论,为明年上半年展开的公众参与活动作好准备,让小组于明年底前向政府提交建议。
政府亦提出多个纾缓房屋问题方案,如加大力度帮助公屋住户循置业阶梯上移,腾出单位给其他有需要市民,其中一个方法便是推行”绿置居”。政府已计划将”绿置居”恒常化,于明年底把沙田火炭的逾4,000个新公屋单位转为”绿置居”单位出售。
房委会过去曾推出两轮”白居二”先导计划,让合资格白表人士可购置未补价居屋单位,此举既可为租住私楼人士增加置业机会,也有利于居屋流转。林郑月娥建议房委会将”白居二”恒常化,已于上月获房委会通过,每年配额2,500个,满足白表人士置业诉求。
“首置”新构思明年公布详情
政府亦探讨其他资助自置居所方式,包括林郑月娥于竞选政纲上提及的”港人首置上车盘”。据政府初步构思,希望透过地契条款,要求发展商在其拥有土地或从政府购买得来的土地上作混合发展,除兴建私人住宅单位,亦须设计、兴建及出售指定数目”首置”单位予政府指定合资格人士购买。政府正收集各界意见,于明年中公布详情。
“社会房屋共享”首批已入伙
由于觅地建屋需时,政府明言会协助和促成各项由民间主导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过渡性住屋供应。由社联试行的”社会房屋共享计划”,首批在九龙城的20个单位已入伙,土瓜湾项目共53个单位亦预计于明年2月底入伙。政府亦正研究让整幢工厦免补地价改装为过渡性房屋,及协助非牟利机构研究在闲置土地兴建预制组合屋等,期望明年带来好消息。
津贴加码扶弱势适切支援受惠广
扶贫、安老、助弱是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力度一直持续增加,过去5年投放于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由428亿元升至733亿元,增幅达71%。展望未来,政府表明会继续推出适切措施支持弱势社群,其中于明年4月实施的”在职家庭津贴”措施,估计便有30万人受惠。
“在职家庭津贴”拟降门坎
政府为没有领取综援的低收入家庭而设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低津)于去年5月推出,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逾3.5万个家庭约13万人领取。惟新一届政府留意到有意见认为受惠人数仍太少,申领资格及程序亦太严格,故于7月上任后即展开全面检讨。
政府考虑过持份者意见及各种因素后决定推行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将计划扩展至一人住户、容许合并计算所有住户成员的工时及全面调高津贴金额,计划亦会易名为”在职家庭津贴”计划,预计于明年4月1日实行。
“长者津贴”研明年增金额
在照顾长者方面,于今年1月宣布推出的改善”长者生活津贴”措施,已于5月1日放宽申请人资产限额,政府亦正筹备于明年中推出高额长津,更会追溯至今年5月1日生效,合资格长者届时可一次过获多发逾一万元津贴,估计将惠及数十万人。
安老事务委员会的《安老服务计划方案》,部分建议于短期内实施,包括”支持身体机能有轻度缺损的长者”及”支持在公立医院接受治疗后离院的长者”试验计划。同时,政府亦于8月推行的第二阶段”长者小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额外增加2,000张服务券,以支持身体机能有中度或严重程度缺损的长者居家安老,下年度会额外再增加1,000张服务券。
作育英才增资源青年向上敞门路
青年人是香港的希望,教育是培育人才、促进年轻人向上流动的最有效方法。林郑月娥在选举政纲提出实时增加每年50亿元教育经常开支,于上任第一周即推出首阶段共36亿元措施,并获立法会通过,已陆续在今年9月起实施,该些措施涵盖专上、中学、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
优化中小学教师班级比例
专上教育方面,政府于本学年起向修读香港合资格全日制自资学士学位课程学生,提供每年3万元免入息审查资助等,同时会增加中小学的教师与班级比例、加强信息科技人手支持、增设教席统筹特殊教育需要、并增加特殊学校的教学和医疗人手。
招聘年轻人从事政策研究
教育以外,政府也计划为青年人创造更多向上流动机会,如推出”青年委员自荐试行计划”让青年有机会议政,共收到多达1,179份申请。政府亦将招聘20至30名有志于从事政策研究与政策和项目协调工作的青年人,以非公务员合约形式加入政府,期望将青年人的声音带进政府高层。
活化工厦低价租予”艺青”
政府亦决定推出”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以”民、商、官”三方协作模式,让已活化工厦和商厦业主拨出楼面,透过非政府机构营运,以低于市价租金租予创业者和青年艺术家,作为共享工作空间。首批”青年共享空间”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
强积金摒”对冲” 交通补贴免审查
香港打工仔每日营营役役为生活打拚,但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却未必能受惠。政府今年将取消强积金与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的”对冲”安排及增加侍产假等提上日程,并破天荒计划推出《免入息审查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补贴市民交通费用,虽然暂未实行,但已赢得不少打工仔的掌声。
取消”对冲”劳资兼顾
现时每年有逾30亿元雇主强积金供款累算权益,被用作”对冲”遣散费或长服金,令雇员退休时可得的强积金减少,上届政府已提出取消”对冲”的方案,但劳资双方未能达成共识。现届政府甫上场,即与商界及劳工界就此进行积极讨论,探讨可行方案。政府多次表明,对取消”对冲”安排的立场明确,亦愿意加大财政承担,稍后会提出能同时顾及劳工界及商界利益的方案。
侍产假3天增至5天
另外,劳工及福利局早前完成检讨法定侍产假工作,建议将日数由现时3天增至5天,稍后会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冀明年落实。法定产假方面,政府亦认为是时候进行全面检讨,望由现时10星期增至14星期,稍后开展研究工作。
公共交通费是市民必须开支,惟费用高昂。政府今年提出推行《免入息审查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每月提供最高300元交通费用补贴,估计会有逾200万名市民受惠。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