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评论:2017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歷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年份,不仅标誌着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一国两制”不可逆地跨入了“两制”以“一国”为根本的新纪元。
从2003年6月底内地与香港关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签署、紧接着发生七一游行,标誌着“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践由之前强调“两制”忽视“一国”,跨入经济开始讲“一国”政治仍强调“两制”差异。至2016年止,“一国两制”与时俱进遭遇“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空前猛烈阻挠。经济上香港必定融入国家的大趋势,同政治上“两制”的差异,发生激烈碰撞和摩擦。踏入2017年,情势出现决定性转折。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17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暨特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精闢地总结了香港实践“一国两制”20年的经验,明确指出:“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壮阔征程。作为直辖于中央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从回归之日起,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首先“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中央不仅指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践“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指导思想,而且,十九大制订国家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也为香港未来30年“一国两制”与时俱进勾勒了清晰的路线图,这就是——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香港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復兴的歷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特区政府的歷史使命
2017年7月1日就职的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其管治团队,不负中央和香港大多数居民期望,在执政半年里坚决把香港社会焦点转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后,行政长官带领特区政府管治团队及时学习领会大会精神,邀请和配合中央宣讲团到香港开展宣讲活动,开启特区管治新气象。
林郑月娥在其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指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
“我们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有责任全面准确地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都有责任向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说‘不’、都有责任培养下一代成为具国家观念、富香港情怀和对社会有承担的公民。”这表明,她和她领导的管治团队明白,他们肩负着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由“承前”向“启后”、由“继往”向“开来”转变的歷史使命。
值得重视的是,香港司法界站到了捍卫“一国两制”的第一线。2017年7月14日,高等法院原讼庭就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和时任律政司关于罗冠聪、梁国雄、刘小丽、姚松炎的立法会议员资格的司法覆核做裁决:梁国雄、刘小丽、罗冠聪、姚松炎宣誓无效,均自2016年10月12日宣誓日起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四人须支付讼费。并且,颁禁制令禁止四人以立法会议员身份行事。判词明确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11月7日关于《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庭具有约束力。
值得高兴的是,建制派立法会议员紧密团结,突破反对派议员百般阻挠,在2017年12月15日完成了对立法会议事规则的24项修订。这是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特区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捩点。过去15年,歷届政府遭受反对派立法会议员愈益恶劣阻抗,到了第四届政府后期,施政举步维艰。从2018年起,反对派议员将很难继续以“拉布”为手段,来阻碍特区政府管治和施政。
诚然,世事蜩螗,“一国两制”外部环境正发生空前全面深刻变迁。但是,展望2018年,特区政府只要坚决贯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施政路向,坚决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则“一国两制”必将呈现新景象。
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