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大公网12月23日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高铁“一地两检”安排的决议草案,本港多名政界人士均期望有关安排能尽快获批,落实“路通财通”,他们指出高铁香港段的开通对未来香港经贸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至于高铁实施“一地两检”安排,更有其必要性,否则高铁等于自废武功。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
期望“一地两检”安排能尽快获批,他认为草案具有法律依据和有解释依据根源,“根源就是整体《基本法》有关出入(境)、有关授权香港、管辖香港范围内的土地等等的条文,包括香港发展的条文,港口、出入口相关的规定,这些条文都是依据。”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谭惠珠:
今次决定不涉及释法,是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联手处理,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确认后作为法律基础在港实行。根据基本法118、119条及第7条,港府有责任发展本港经济,协调有关政策;根据第7条,有权在高度自治范围内批租土地,这些已是法律基础。
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基本法起草时无办法想到“一地两检”的情况,但没写明不代表不能做。一地两检无违反基本法和立法目的,现时条文已有充分权力,毋须有特定条文符合“一地两检”安排,亦不需要额外授权处理一地两检,“如果一地两检合作安排获得人大常委会批准,等于确认有关安排无违宪法和基本法。”
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副主席
陈恒鑌:
高铁香港段的开通对未来香港经贸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现时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在发展高铁,“正所谓‘路通财通’,如果有这26公里的接驳基本上已搭通了全国网络,这是海陆运输中,陆上最重要的举措。”他又提到,即使开通高铁,亦必须要有“一地两检”通关安排的配合,否则会失去了原本便利性的意义,高铁效益会大打折扣,“一地两检作用非常之举足轻重,若无一地两检高铁等于是自废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