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区人大代表黄玉山:创科不成功便成仁

2016-03-09 14:26:25 信息来源: 香港大公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在京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港人拥有创意,但科技水平已远远落后于深圳等内地城市,要想奋起直追,在特区政府加大相关投资力度的同时,还需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他又形容香港现在过于“嘈吵”,使创科面临巨大压力,但“不成功,便成仁”,现时必须踏出第一步。

香港《大公报》报道,曾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黄玉山感叹香港创科“发展得太迟,迟了足足30年”。黄玉山指出,过去30多年,香港曾两次错失发展创新科技的机会,第一次是在1980年初,香港与台湾、新加坡、韩国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当时其余“三龙”的政府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唯独港英政府以採取“积极不干预政策”为由,拒绝主动积极投资科技。另一次则是回归初期,首位特首董建华有心发展科技,又逢一家大型科研公司打算在香港设立一个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厂,但由于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的反对而告吹。

科研水平高但缺应用性

“而家我们面临着第三次机会”,黄玉山表示,特区政府去年成立了创科局,首要任务就是主动地去发展创科,“有好的项目,政府要参与进去,制定灵活的政策,不要怕人赚钱,不要怕人眼红,要努力去支持(创科)”。此外,他认为,教资会和大学要改变现在只看论文决定教师升迁的制度,要更注重实践研发。他感慨说,现在很多教师的科研水平都很高,但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发明的东西都缺乏应用性,最后只能是“束之高阁”。

面对着区域合作、强强联手的发展大趋势,黄玉山认为,如果还要单打独斗的话,“人家已经有肌肉了,要去打很难”。因此,他强调,如果要想奋起直追,必须与内地合作,尤其是与深圳合作。“如果不是两地合作,很难搞”,他说,深圳经历了过去30年的变革,高科技水平已远远超过香港,专利权出产数目为全国第一,高科技发展“成行成市”,有很好的条件。而香港虽然暂时落后,但拥有中央支持的优势,再配合上充足的资金和国际化的市场,两地合作大有可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黄玉山认为,市场的诱因很重要,“大浪淘沙,如果做好了,就一定会有人留下来,一定要行出第一步。”

问题政治化创科压力大

不过,尽管黄玉山一再强调,创科的发展是一个非政治性的议题,但也不得不承认香港目前处于一个“嘈吵”的环境,许多民生的问题都被政治化。他坦言创科发展的压力很大,甚至有“不成功,便成仁”之感,但认为努力一试,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