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学生:还我一张宁静的课桌,可以吗?

2019-10-22 18:38: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連月以來的暴力行為蔓延校園,本港多所大學淪為政治角力「戰場」,連累不少無心政治只求學習的學子。圖為上月中大發起罷課集會,影響校園安寧。 資料圖片

■连月以来的暴力行为蔓延校园,本港多所大学沦为政治角力“战场”,连累不少无心政治只求学习的学子。图为上月中大发起罢课集会,影响校园安宁。 资料图片

香港《文汇报》报道,连月来,在煽暴派的全力鼓吹下,全港暴力蔓延,政治事件不停牵连学校运作。原本宁静平和的学术场所,沦为政治角力的“战场”,前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向暴徒学生“跪低”,后有香港大学毕业生议会通过议案促林郑月娥辞任校监,要求校长张翔与学生会面表态。被政治裹挟的校园,令不少想用功读书的同学无辜受累,有人被迫停课,有人回不了家只能住在实验室,甚至有海外学者取消来港交流的行程。“我只想好好完成学业,”有学生勇敢讲出心声,“请还我一张宁静的课桌,请把安宁的学习环境还给我。” 

学校里时常有喊口号的人出没、整整一周晚间课程停课......今年8月入读香港教育大学硕士课程的张同学形容她近期的生活“总的来说就是一团乱。”10月以来,受暴力示威活动不断升级的影响,遭严重破坏的港铁需提早收车以便维修。“我们晚间的课程是9点半下课,之前港铁提早到8点收车,学校就通知我们因为交通问题停课。”张同学说。

课程缩水“感觉敷衍了事”

近期港铁收车时间调整至晚上10点,课程逐渐恢复,但校方将晚课下课时间提早到8点半,这意味着课程时间较正常情况缩水1小时。此前,张同学共被停课4次,有部分老师提供资料让大家online reading,但张同学表示,很多同学对这一安排不甚满意,“感觉敷衍了事。”

张同学透露,学校目前无固定组织负责这件事,受停课影响的学生主要以“自发”的方式与校方沟通。“大家先商量好较为一致的说法,再分别给学校发邮件。”经过一周的沟通,学校回覆称可另行安排时间补课。

不过,由于张同学所在的大埔校区没有空余教室,补课地点被安排在教大将军澳校区,补课将从10月21日开始进行。但此一解决方案遭部分Part Time同学反对,因校方安排的补课时间为白天,Part Time同学白天较忙,只有晚上时间较为充裕。对于是否能够顺利补到课,张同学称自己还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按原定计划,张同学11月底将跟随学校项目到日本交流学习。她担忧如果因停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课程整体延后,或导致自己无法如期参加交流项目,影响学分,届时问题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完全不象是学习的地方”

与张同学有类似经历的,还有目前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的研究生方同学。由于交通受阻等原因,港中大自10月4日起,曾先后3次宣布停课。

方同学修读的两门专业课受到影响,其中一堂课顺延一周,另一堂则改期进行,同时发放录像给学生自学。方同学对于停课表示理解,惟他担心正值中期考试阶段,如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恐怕会影响学业进度。

“现在校园里到处被人随便涂污、贴满文宣材料,完全不象是个学习的地方。”方同学指出,“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主要任务。我们不是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只是希望能拥有安宁的学习环境,好好完成学业。”

暴力毁科研环境“乱套了”

禁蒙面法生效后,香港城市大学曾连续停课3天,复课后校园每天只开放至晚上6点,很多课程被迫取消,只能延后至其他时段补课。“乱套了。”城大博士在读的李同学这样形容如今香港的科研环境,“黑衣人在楼下扔汽油弹,别说上学,出去吃饭都很危险。”他表示,因为有人闹事,住在油麻地的学生晚上回不了家,只能在实验室过夜。住得比较远的同学,一旦交通受阻,回不了学校,便只能远程研究,严重影响日常科研进度。

李同学说,城大罢课率不高,没有网上宣传的那么极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未来押在这种事情上。”不过,原本对香港社会充满信心的李同学,现在充满了忧虑。

咒骂标语遍地 网暴迫人噤声

 

■有黑衣學生早前在理大飯堂噴寫不雅字句,發起罷食美心。 資料圖片

■有黑衣学生早前在理大饭堂喷写不雅字句,发起罢食美心。 资料图片

除了遭遇停课,不少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校园内外蔓延的不安情绪亦对他们造成不少困扰。方同学指出,煽暴标语校园随处可见,间中还夹杂着侮辱、咒骂性恶毒字眼,甚至有人将立法会议员、政府官员相片制成遗像贴在地面上。“每天在校园里见到这些东西,真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教大张同学亦表示,由于交通等因素,开学至今,住在学校宿舍的她几乎很少离开校园。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标语和黑白宣传画,以及时常出现聚众喊口号的人群,也让她觉得不安。对于时下这种容不下反对意见的氛围,她坦言,感觉自己置身于“白色恐怖”之中。与张同学有类似观点的城大博士生李同学指,香港还是有很多反对暴力的声音,但他们都怕遭到网络暴力和语言暴力。“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不少学生被迫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香港科技大学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说,身边的大部分人每天都在收看立场偏颇的报道,对以偏概全的报道及网上流言的信任程度非常高,“偏听偏信与学历高低无关。”她与同事基本不讨论政治,“当我发现政见不一样就不会再去谈论,因为争吵无意义。”

暴冲何时了 学者怕怕拒来港

在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任教学助理的Olivia认为,校园环境已彻底被政治裹挟。在她工作的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楼内每一层的墙壁上都曾被喷上大字涂鸦,在上课时,她亦听过有学生在走廊高呼口号,对课室内正用心学习的学生造成滋扰。Olivia透露,本学年原本有几位海外学者计划应邀来港,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校进行学术研究,为媒体与传播系学生授课。“不过就似乎因为香港近期的示威冲击太多,又未知几时可以平息,这些学者考虑到人身安全问题,最终还是取消了行程。”

旅居澳大利亚多年、现正在悉尼攻读博士学位的Jasmin,原计划明年初申请来港做香港电影方面的研究。然而忧心于现在香港的局势,Jasmin坦言,未知学校是否会批准其来港做学术研究。她表示,自己的先生亦考虑明年来港任教,目前已与一所香港高校联络并确认相关安排。唯香港现实情况,令她先生略微却步,“多少有点犹豫,不知道几个月后的香港会变成什么样。”

暴行令人才却步 损港长远竞争力

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啓宗此前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曾表示,香港除金融以外的一大优势,就是香港的大学,“香港的大学里,理科、工科、医科等学科都相当不错。”然而,受今年政治蔓延校园的影响,香港高校面临多次停课、课程延期,学生学业受阻等影响,已出现学生退学、赴海外升学、海外学者取消来港等现象。香港中大工商管理硕士校友会会长、中大研究院旧生会创会会长李汉祥在接受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的国际声誉受严重影响,令人才却步,对香港长远的竞争力非常不利。

应向世界展现港核心价值

李汉祥表示,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界人士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因为香港赖以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是人才。“我们缺乏天然的资源,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汇聚全世界人才的地方,香港很难成功。”

他指出,一直以来,香港都很欢迎不同地方的人才来到香港做研究、工作和学习。现在香港的国际声誉受到很大的打击,令人才却步,对香港长远的竞争力非常不利。

就目前应如何做,李汉祥认为,应鼓励特区政府做更多事情,第一令社会尽快恢复,弥合矛盾争端。第二向全世界展现香港的正面形象和一直坚持的核心价值,包括法治、公平和自由等,香港欢迎全世界的人才,不分种族、不分国籍,来到香港工作、居住和生活。

校方应确保学生正常上课

对于政治骑劫校园这一现象,李汉祥指出,相信校内大部分同学,都想正常生活上课,校方应该要确保他们享有这一权利。有学生破坏校园,声大夹恶,然后要学校发表一些声明,逼学校表态,校方若处理不当,容易被人误解。同时,对于大部分想要正常上学生活的同学,不能因为他们不怎么出声就忽略他们。“和平理性的同学,较少主动出来表态,亦不会采取暴力激烈手段表态,未必受到校方重视。”学校应该在辅导、情绪支援方面,加强和同学的沟通。

李汉祥表示,甚至有同学担心,不去筑人链,示威会被排挤,在宿舍遭到欺凌之类。校方应正视这些问题,应彻查并按校规正常处理,甚至处分,“要给不同地方的同学公道,无论学生来自香港、海外或内地,要一视同仁,确保他们正常生活上课的权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