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媒:“禁蒙面法”是暴力克星

2019-09-13 01:00:01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暴乱至今仍未平息,激进示威者为“博出位”,变成了失去理智的“野兽”。激进示威者公然在机场非法禁锢、围殴内地游客和《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这批暴徒对无辜者行私刑,实在是进行赤裸裸的恐怖主义活动。这类暴力行为出现后,乱港派却一再包庇纵容暴徒,诡称“暴力只是争取诉求的手段,目的是迫政府‘跪低’”云云,妄图将暴力行为合理化。

其实,暴力就是暴力,犯法就是犯法,乱港派和暴徒们如何包装和美化,都只是欺骗市民的下三滥手段。

研究犯罪行为的专家早已指出,一个人(群)参与违法行为是往往受到当时身处的情境所影响。在特定的处境下,当人看到有犯事的机会时,会“理智地”决定是否去犯事和选择犯事的方法和侵犯的对象。人是绝对有能力因应处境和情况,进行或退出某一违法行为。犯法者在决定犯罪前,往往先衡量“风险”、“得益”和“成本”后,才会“理性地”选择进行违法行动。

对暴徒必须“零容忍”

违法越轨行动是否容易被发现,会视乎犯案的现场会否被公众所发现。一般而言,监察越紧密,人们犯事的动机越低。然而一些“理性地”选择犯事者往往会为了引起公众人士的注意,以作广泛宣传之效,那么,当警方越密切的监视,传媒越加以报道,他们往往会作出越激烈的违法行动。付国豪在机场采访示威活动期间,被激进示威者围殴,正是此心态作祟。

犯事者在选择攻击对象时,也会计算风险。在近日多次暴力冲突事件中,犯事者认为只要多人犯事,能减低被捕的风险。因此,围殴付国豪的暴力行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戴上了口罩犯法,根本就当是一项极为低风险行为,因为警方检控他们会有相当难度。同时,暴徒也会考虑暴力行动的困难度来作出取舍。围殴付国豪,毋须周详计划,毋须投入太多精力,成本可谓极低,又能引起社会关注。

加重判刑增阻吓力

此外,这批暴徒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什么名誉。殴打付国豪的其中一名被告,教育程度为小六学历,在酒店担任兼职侍应,月入8000港元。可见,他们即使犯法被捕,都觉得不会有很大的代价。

要应对这种暴徒的罪行,所有国家或地区会采用“零容忍”的态度。近年,参与违法活动者每每戴上口罩遮蔽面容,藉此逃避刑责。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只要制订“禁蒙面法”,便可以令犯法者无从隐藏身份,方便执法机关追究刑责,只要提高犯法者被捕“风险”,便即时可有效地抑压及降低这些暴徒的数量。

此外,执法机关亦要采用“零容忍”的态度,依法追究暴徒的责任。执法和司法部门互相配合,加快拘捕审讯、加重刑罚以儆效尤。只有增加犯罪“成本”,才能有效阻吓他们犯罪的企图。如此才能彰显政府的权威和法律的公义,保障我们社会的稳定。

来源:大公网 作者:李伟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