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屠海鸣:林郑再次真诚道歉 社会应当理解包容

2019-06-20 01:02: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举行记者会,再次就政府在修例工作的不足、所引起的社会争议,向全港市民道歉。她说:“这件事引起社会矛盾、纷争及焦虑,我在此向每一位香港市民真诚道歉。”这是过去三天以来,林郑所作的第二次道歉,自责自省态度真诚,而其间对青年人发自内心的心声,动人心弦,感人至深。

常言道“人谁无过”,在《逃犯条例》修订一事上,尽管特首在伸张公义、完善法治的两个初心是完全正确的,但香港陷入复杂形势,特别是外国势力的介入更令事态变质,最终引起市民强烈的反应。林郑月娥的工作有无不足,或者有哪些不足,历史会有结论;但社会何尝不能在整件事情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凡事往极端方向推进,最终受伤又会是谁?

不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全社会因修例而起的争议,以及对特首及特区政府的攻击,应当到此告一段落了。继续纠缠下去,对香港没有任何好处,也不符合整体民意。更何况,在经济民生等发展事务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急需一位有心、有力、有承担的行政长官带领社会全力推进,才能突破困局。全港市民应当摒弃前嫌,与林郑一道,继续携手前行!

勇担责任态度 真诚打动人心

林郑月娥向来都是一位勇于承担的公仆,也是一位直面问题的特首。她在记者会上的一番讲话,有三个关键词:反思反省、真诚道歉、同心同行。她为过去政府在修例解说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争议,作了深刻的反省;她以坚定的目光向全港市民真诚道歉,同时发出共同努力携手同行,为香港努力的呼吁。这三点表态,以及早前作出无限期“暂缓”修例的决定,其实已经全面回应了连日来上街示威游行市民的诉求。林郑没有推卸责任,一己承揽了所有压力,充分体现了她的高度责任感。对于广大市民来说,相较于修例之争的一时得失,有这么一位敢于担当、敢于直面问题的特首,显然更为重要。

尤为打动人心的,是林郑专门向香港年轻人喊话。她说:“我特别想向参与和平集会游行的年轻人讲:我知道你们希望你们的特首是一个懂得聆听、尊重、关心年轻人的特首。……我很明白你们对社会问题会有不同想法,我知道我们大家对香港的未来都是充满热诚。今次事件令我知道,我要做得更好。”游行有许多年轻人参加,林郑专门向他们讲话,既体现了她对青年一代的重视、对年轻人意见的关心和聆听,也体现了她要做好未来工作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我要做得更好”,是要回应市民的诉求,也是要将香港建设得更好的一种诺言。对于全体市民来说,为什么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为港初心依旧 市民客观评价

其实,林郑月娥早在6月16日,也即第二次大规模游行当晚,就已经透过政府新闻处发出了一份书面的道歉声明。当时指出:“行政长官为此向市民致歉,并承诺会以最有诚意、最谦卑的态度接受批评,加以改进,为广大市民服务。”换言之,昨日已是三日之内的二度道歉,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真诚。林郑的态度已是有目共睹。而实际上,即便是反对修例的市民也会承认,林郑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要为台湾杀人案冤死少女伸张正义,如果仅仅是过程中出了问题,或者未能尽快因应市民的疑虑而作出有力的解说,就全盘否定林郑过去的工作,这又是否公道呢?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的一生中不知要犯多少错误。人们正是在错误中汲取了教训,通过知错的根源,从而改正错误前行。林郑服务香港四十年,为香港付出了许多,也牺牲了许多。不论她在修例一事上做得怎样,都不能否认她对香港所做出过的努力和贡献。因此,在林郑昨日通过媒体向市民致歉之后,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非常积极正面的回应。香港六大宗教领袖昨日更是罕有地发表声明,呼吁社会各界接受行政长官的公开道歉,停止社会对立,恢复社会秩序。如果有人继续纠缠林郑是否要再道歉、是否会“撤回”修例等等,显然对香港没有任何益处。

经济民生发展 香港当务之急

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昨日也发出集体声明,表示行政长官会更加努力,平衡社会不同意见,了解市民想法,并会与市民同心同行,希望社会可尽快回复平静,放下纷争,让各界和政府重新聚焦重要的经济和民生工作。行会的这一声明,其实是道出了社会各界心声:继续乱下去,不符全体港人利益;只有放下存见支持特首,香港才能有希望。

香港因修例问题已经浪费了整整四个月时间,无休止的争议,不仅阻碍了众多与经济民生发展密切相关议题,也严重影响社会气氛,对立也将持续严重下去。所有市民都扪心自问一下:是否想香港不断沉沦?是否看香港继续动荡?当前的香港,面临重重的挑战,也面临种种急待解决的问题。客观评论,无论从政履历、国际视野,还是领导能力、协调水平,林郑是香港出类拔萃、难能可贵的“一姐”,尤其是她敢于作为、善于挑战、勇于担当的风格,“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相信她会带领香港走稳走出当前这段艰难的路。

林郑昨日在记者会上最后一句话是:“我衷心希望,香港经历过这次事件,受伤的人能够尽快康复,社会的裂痕能够尽快修补。因为香港是我们大家的;因为只有大家同心同行,才可以为香港带来希望。”740万香港市民,为了共同的家园,千万不能继续内耗下去了,唯有与林郑、与政府携手同行,香港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屠海鸣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