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龙猫》《天空之城》30年前就曾来过中国?

2019-05-11 19:54: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大师宫崎骏的经典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最新确认将引进中国内地,虽然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但这个消息对于影迷来说已足以令人兴奋了。但是您知道吗?虽然《千与千寻》是首次在中国上映,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宫崎骏的《龙猫》等三部电影就曾来过中国。

  《千与千寻》上映18年后来到中国

  《千与千寻》2001年在日本上映,是宫崎骏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全球唯一同获奥斯卡、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动画电影。时至今日《千与千寻》依然以308亿日元(约19亿人民币)的票房,稳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军宝座。该片被喻为是“一生一次”的必看神作,在全球揽下2.75亿美元的票房,英国BBC曾在2015年将其评选为“21世纪百大佳片”第四名,高居所有动画片的榜首位置。

  《千与千寻》讲述了少女千寻来到神灵异世界后,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的故事。宫崎骏长久的作品中始终蕴含着对于人类终极生命的关怀与探索,《千与千寻》也不例外,其中的诸多符号都颇有寓意,无脸人、汤屋、猪、河神的丸子等等符号都带有强烈的东方哲学隐喻,能让人悟出友爱、诚信、自救的主题。

  宫崎骏也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充满诱惑和陷阱,一旦失去控制,贪婪就会吞噬自我。

  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不仅赋予了故事强大的想象力和生命力,并且对于画面色彩的层次渲染也唯美精致。正如宫崎骏自己所说的:“我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毫不起眼的十岁日本女孩,希望更多人能从千寻的身上看到自己。”

  有趣的是,该片中无脸人只会发出“啊,啊”的声音,官方没有公布这个角色的配音演员,不少人猜测可能就是宫崎骏本人或者是制作人铃木敏夫。

  旧闻

  《龙猫》1989年曾在中国公映

  时隔多年后,《千与千寻》此次仍然能够引进内地,应该和去年宫崎骏的另一部旧作《龙猫》顺利引进有关,《龙猫》2018年12月14日登陆内地影院,该片在中国斩获1.7亿元票房,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

  少有人知的是,《龙猫》早在1989年曾在国内公映,只不过那时被翻译的名字叫做《邻居托托罗》。当时引进该片正好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所以《龙猫》就作为日本德间集团送给中国小朋友的礼物在国内公映。不过,因为当时并不是大幅上映,所以看到的人非常少,加之时间太早,除了极少数70后看过之外,80后和90后几乎没有机会看到,所以了解的人也非常少。

  分析

  当年动画电影太“贵”少人购买

  《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87)》中讲到,当年,中国电影公司在引进一部外国影片后,首先会邀请各地电影公司的发行负责人优先看片,之后各发行负责人才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预订该片以及购买多少数量的拷贝。当年,电影拷贝均为胶片格式,每一个拷贝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这对于各地电影公司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国内电影市场正受到电视产业快速崛起的严重冲击,效益大幅下滑。在这一环境下,考虑到当时的少年儿童并不是影院观影人群的主力,加之动画电影市场尚未得到培育,动画电影的拷贝订购较少甚至未被采购。

  除了《邻居托托罗》,宫崎骏的另两部在中国上映的作品是《天空之城拉普他》(即《天空之城》)和《风谷少女》。不过这三部作品引进时间正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中国内地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正在不断健全中,引进电影在内地电视台播出或受限较多,因此这几部原本在影院登台就困难重重的动画电影,此后也鲜有机会在电视里播出。

  如今,随着《龙猫》《千与千寻》在中国的上映,宫崎骏更多经典作品也有望被引进。

  文/本报记者 肖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