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筑梦迪拜的"热心姐" 问道越南的"活雷锋"

2019-05-07 03:50: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通讯:绽放在“一带一路”上的“青春之花”——记奋斗在“一带一路”海外项目上的青年女建设者

  新华社记者冯国栋

  虽身处海外不同国家,从事不同工作,但她们的青春都因“一带一路”变得精彩。她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成只争朝夕的汗水,帮助当地人民建设家园的同时与他们共筑友谊。

  “筑梦”迪拜的“热心姐”

  在由中国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上,当地小伙本·阿明是一名资料员。由于吃不惯中国菜,而且患有慢性肠炎,他一连几天都没吃午饭。

  负责项目后勤的中国员工孙梦发现后,专门给阿明开了“小灶”。从此,阿明吃上了地道的当地菜,他对孙梦充满了感激。

  “在这个岗位上,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同胞。虽然中国员工占了绝大多数,但我也要照顾好外国员工的生活。只有后勤到位,大家的工作效率才能有保障。”来自武汉的孙梦说。

  现年30岁的孙梦是中建三局二公司员工,2016年她被派驻到哈斯彦项目,负责来自不同国家的1600多名员工的饮食和生活。

  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是阿联酋最大环保电力工程之一,建成后将为迪拜提供20%的电力能源,降低当地用电成本。

  建设当中的电站项目工作环境相对简陋,而且迪拜气候炎热,夏季气温有时高达45摄氏度以上。孙梦克服了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与不适应,把心思完全放在改善员工伙食上。

  她认真学习了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背景,还走到餐桌旁征求每位员工对饮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安排后勤厨房专门派人学习制作多国菜肴。在她的积极推动下,项目给所有外籍员工都量身定制了“小灶”。

  此外,孙梦还利用开斋节、宰牲节等节日,为外籍员工举办小型庆典活动,并在项目上为他们设置祷告室和医务室。

  “我想让这里的每一位外国员工都得到尊重,都记住中国人的热情。”孙梦说。

  “问道”越南的“活雷锋”

  越南姑娘阮氏珍珠对中文很感兴趣,梦想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在越南永新火电站项目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能用汉语进行一些简单对话了。

  帮她“圆梦”的,是她的同事和好朋友、火电站项目办事处物资部经理潘虹岚。

  2012年来到项目上时,潘虹岚得知阮氏珍珠等很多越南同事想学汉语,于是就在项目上成立“雷锋书屋”,主动做他们的中文老师。但潘虹岚发现,不会越南语成为她教中文的短板,为此她拼命恶补。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我和同事租住在一个小旅馆里,和工地有一定距离。我每天步行上班,就是为了边走路边学越南语。”潘虹岚说。

  白天跑现场,她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记录一些实际运用过程中拿不准的词;晚上在宿舍,她主攻施工流程、物资管理等专业书籍的翻译,不确定的就向越南同事请教。

  在项目上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潘虹岚可以熟练地用越南语表达工程建设、物资专业相关词汇和术语,成为一名精干的建筑行业翻译高手。

  潘虹岚说:“一次讲到汉语名词活用,我就用《孟子·梁惠王下》的‘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做例子。越南同事非常赞同,认为中国古人说的有道理。”

  “在越南搞建设,我体会到了‘与人乐乐’的快乐。”潘虹岚说。

  “授业”巴基斯坦的“好老师”

  巴基斯坦人阿米尔·顾塞兰是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商务部的一名资料员。她只能说当地的乌尔都语和一些简单英语。语言交流成为她工作初期的最大障碍。

  为了帮她克服困难,中国同事曾珍珍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个小时来教她中文和一些商务知识,两人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曾珍珍了解到,顾塞兰家庭经济困难,便经常关心她,还每月资助她1000元人民币。

  两年过去了,顾塞兰已经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对项目商务管理的知识也逐渐融会贯通,成为一名商务管理的“外籍”专家。

  在PKM项目上,曾珍珍共收了28名巴基斯坦“学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愿与这里的人们分享我的所学,和他们一同进步。”曾珍珍说。

  孙梦、潘虹岚、曾珍珍……她们是数以万计扎根海外项目的中国青年女建设者的缩影。她们活跃在远离祖国的戈壁、荒地、山间、高原、海港,她们的青春正因“一带一路”而变得精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