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为平“黄马甲”怒火,马克龙要关了自己的母校?

2019-04-27 06:12: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为平“黄马甲”怒火,马克龙要关了自己的母校?

法国“黄马甲运动”还在继续。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原计划发表全国讲话,基于“全国大辩论”宣布一系列举措以解“黄马甲”之危。但是,巴黎圣母院一场突来的大火让马克龙推迟了讲话。

4月20日,“黄马甲”们第23次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抗议活动。当时,许多示威者表示,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后立马筹集到近10亿欧元重建,但底层人民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巴黎圣母院大火10天后,马克龙终于又将目光放到了“黄马甲运动”上。25日晚,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发表讲话,并召开了他上任以来的首次记者会。

据法新社报道,会上,马克龙宣布了一系列施政措施,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约50亿欧元、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建立更具代表性的议会、举行更多公投等。

不过,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马克龙提议撤销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ENA)以建设更为公平的法国——而这个学校正是马克龙的母校,也是法国多位前总统的母校。

这所有着“法国的哈佛”之称的精英学校,哪里“惹着”马克龙了?

二战后四位总统出自该校

外界将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称为“法国的哈佛”,但法国人可能更愿意称之为“总统学校”。

据路透社报道,1945年后共有四位总统、七位总理毕业于ENA。四位总统分别是:现任总统马克龙、前总统奥朗德、前总统希拉克以及前总统德斯坦。

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成立于1945年,是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下令创建的。二战之后的法国社会遭受重创,戴高乐创建ENA就是为战后政府培养各阶层精英。

在当时,ENA吸收了众多来自各个阶层、不同背景的优秀学子,而非如以往般仅仅是培养贵族阶层子弟。此后,该校成为法国高级公务员的摇篮。

据法新社报道,ENA是一所研究生院,其学生平均年龄约为31岁,其中大部分入学时就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或是花费了更多时间参加高等教育。

在法国,ENA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Enarques”。当前,他们的影响力已经深入至政治、经济高层领域——而这,正是法国人民不满的地方。

法国人对精英统治的不满

2018年11月,28万法国民众发起示威游行,抗议总统马克龙宣布自2019年起上调燃油税的举措。由于示威人群身穿黄色马甲,此次运动被称为“黄马甲运动”。

到当地时间4月20日,“黄马甲”们已经连续发起23次示威游行。示威人群的诉求也从抗议上调燃油税发展成为对马克龙的精英主义思想、对法国不公平的社会结构的不满。马克龙本人的支持率也从上台之初的60%降至现今的30%不到。

法国图卢兹商学院教授Alain Klarsfeld在《世界报》上撰文称,“ENA恰恰代表了许多法国人民最厌恶的东西:精英主义”。

也因此,ENA成为许多批评人士的针对目标之一。

面对法国“黄马甲”们持续的怒火,马克龙提出将撤销ENA。据路透社报道,马克龙在25日晚的讲话中表示,“要持续改革,我们需要终结ENA”,“这并不是说ENA是个不好的东西,这是关于改革——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运行更良好的体制”。

在上周泄露的马克龙讲话稿中,马克龙称公共机构“应该基于道德品质而非社会或家庭关系,向所有年轻人提供平等机会”。

需要改革但“不应关闭”

事实上,马克龙并非第一个提出要改革ENA、缩小精英学校和公立大学差距的法国领导人。在前总统萨科齐在任期间,他曾经试图将ENA现代化,废除该校允许每年前15名学生任选职位的体制——但他最终失败了。

据法新社报道,ENA院长Patrick Gerard表示,ENA确实需要做得更好,但学校不应关闭,ENA学生“真诚地为了国家的共同利益奉献自己”。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也表示,ENA需要改革但不应直接关闭,“我去了这所学校学习,我从不后悔”。

而即使马克龙关闭了ENA,法国“黄马甲”们可能也并不会满意。

路透社称,法国的双层教育体系并不会因ENA的关闭得到改变,许多学生还是会继续想办法进入一些精英学校,而非更广泛的公立学校。

40年前曾在ENA学习过的法国历史学家Marc-Olivier Raruch称,“(示威人群)完全不会在意这个的”。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于音 校对 李世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