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圆明园官微就巴黎圣母院大火发文:愿文物都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2019-04-17 05:33: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圆明园官微就巴黎圣母院大火发文:愿文物都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主体建筑发生严重火灾。

当地消防部门称,在近400名消防员的四个小时的努力下,巴黎圣母院的主建筑结构得以幸存。火灾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赶往现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巴黎圣母院火灾的痛心。大量路人自发聚集在圣母院附近,遥望火灾地点,下跪祈祷,希望这栋800多年的古建筑能够扛过灾难。

@圆明园遗址公园 官方微博16日下午5点发文《文明 不能承受之殇》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文章表示,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谴责最深的是个法国人,而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雨果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而现在,因雨果名著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

文章写道: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

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的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公众为巴黎圣母院惋惜、祈祷之时,网上也冒出了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对此,央视新闻移动网16日下午刊发评论文章《国耻不能忘却,但不应该落井下石》:事实上这两件事真的有什么可比性吗?圆明园毁于战乱和野蛮,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此次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的相同之处恐怕只因为它们都是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它们的消失同样是全人类的损失。

央视评论表示,文明需要人们铭记,历史也需要人们铭记,不能用某些幌子来遮盖历史,但也不应该打着历史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情绪。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前行。爱国没有错,但请保持理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