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500强企业城市战争:广州输给杭州,山东挺进前三甲

2019-04-11 04:44: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500强企业城市战争:广州输给杭州,山东挺进前三甲

  500强,好似盛产商业奇迹的“阳澄湖”,是大企业挤破脑袋也要跳进去“洗个澡”、毕其一生所求的标签。

500强企业,也好似自带流量的网红明星,城市争相把它们做成自己的名片,恨不得有一天自己能像硅谷和奥马哈一样,成为全世界人民朝拜商业文明的圣地。

十多年前关于“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那场大讨论,把企业和所在地的关系正式放上了C位。怎样的城市和地区才能不断孕育出伟大的企业?而好的企业对区域人才流动和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键盘侠和吃瓜群众就这些问题,不厌其烦Cue着身边的500强企业,不断挑起地图炮的新战役。

暂时还属于500强编外人员的DT君(公众号ID:DTcaijing),看热闹不嫌事大,顺手用数据炮制几个弹药来供大家熟练枪法。

为了保证样本的多样性(更多城市炮手参战),本文选取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照企业年度总营收评选得出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匹配企查查相关数据找到500强所扎根的省份,并按照其辖管500强企业的数量来给这些省份进行排名。通过对比2008、2013、2018年三个时期的500强地理分布变化,一窥十年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

1 海南西藏垫底 辽宁天津领跌

将三个时期的500强企业投射到地图上,十年来的变化主要是500强企业从东部沿海往内陆蔓延,而“西进”过程中几个地方的意外“滑坡”耐人寻味。

北京为各大央企总部所在之地,当之无愧拥有着数量最多的500强企业。周围的地区围绕首都近水楼台,然而并没有都能“先得月”。

河北省的500强企业数量从十年前的16个,涨到现在的25个,一路高歌;而作为直辖市的天津,2013年上榜企业还有20个,2018年就只剩下7个,是所有省份中下滑最厉害的城市之一。

天津经济结构和这个局面有着很大关系。天津产业结构偏重,多为钢铁、冶金、化工等传统行业,随着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等国企退出500强,新增长点有些青黄不接。2017年,天津GDP增速降到多年来最低点,仅有3.6%,排名倒数,几乎是全国GDP增速的一半(6.9%)。

河北虽然和天津情况类似,但转型效果显然优于天津,一个三鹿集团倒下了,还有长城汽车、华夏幸福站起来。

同天津有着类似遭遇的就属辽宁了,名次跌幅还在天津之上,2008年还有19家企业上榜,2018年只剩下7家,连零头都不到。其中,默默退出500强舞台的就包括大连万达和沈阳远大。

另一个意外就属海南了,随着海航等企业被500强除名,海南跌出500强梯队。2018年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中完全没有500强企业的省份,只有海南、西藏。

然而,与西藏有着同样“天堂”美誉的新疆,近十年来表现相当不俗,从2008年倒数第四名进步到了2018年的22名,超过甘肃、吉林等省份。太平洋建设集团、中泰集团的崛起是新疆成绩如此亮眼的主要原因。

2 江苏苏南吊打苏北 山东东营新秀顶梁

提到进步最大的省份,山东不能没有姓名。

山东省500强数量常年被广东、江苏压制,在2018年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和江苏并列第三,且和第二名的广东只相差2个企业,努努力说不定就能冲击前二了。

山东省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和江苏的竞争颇为激烈。虽然GDP与江苏还有不小的差距,且在前两期500强企业上榜数量也一直不如江苏,但2018年山东省上榜企业的营收总和首次超越江苏,喜提。。emmmm还是第四。在营收规模上,北上广的领先仍旧不容超越。

两省头部效应都较为明显。山东以青岛、济南、东营为首,江苏则集中在南京、苏州和无锡。

有趣的是,两省的省会城市表现都不那么强势,济南不是青岛压制,就是被东营赶上。而南京更是从来没有超越过无锡和苏州。难怪江苏内斗中,以苏州、无锡为首的苏南一直都不服气南京的省会地位。

但相比于江苏,山东各地级市发展更为均衡,17个城市都努力不拖后腿,三个时期,总有一个时期上榜。

而江苏分布则更为集中,除了之前提到的三所城市,以及在2018年数量突破至9个的南通,其他城市一直在2个左右徘徊。且,除了南通,苏南明显吊打苏北(以长江为界)。13个地级市中有四个城市从未拥有过500强企业,TA们就来自苏北(虽然倔强的DT君从来只承认自己来自苏中,PS:江苏的势力划分太过复杂,这里就不详述了)。

3 城市的竞争亦是企业的战争

城市方面,除了北上广深一直领跑,杭州成为500强城市中最亮眼的一颗星星。随着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崛起,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进入高速发展期,其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10名,拥有500强企业数量也一直稳居前三。

而一线城市中,北上广发展后劲略有不足,十年来,500强数量小有波动,2018年广州甚至跌出前三,位于杭州之后。

只有深圳近五年进步显著,2018年500强数量比起2013年几乎提升了一倍,互联网、金融业蓬勃发展。包括腾讯、阳光保险、创维等一众新星崛起。

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在头部企业中更为明显。

前100强企业分布城市中,北京一直保持超然地位,数量占据一半之多,榜单Top10企业几乎常年被北京包揽,其中就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国有四大行等等。

深圳近五年,房地产业与互联网业共同发力,随着华润、腾讯、万科和恒大在2018年进入百强,数量与上海并列第二。

广州在百强企业中又一次在一线城市掉了队,数量与厦门、杭州相同,不到上海、深圳的二分之一,仅仅是北京的零头。

厦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国贸控股、建发集团与象屿集团成为厦门此次上榜最大的功臣。

在地方经济竞赛中,GDP只是总成绩,好企业像是特长生,一个城市如果只有还过得去的总成绩,却拿不出几个特长生,已然刷不出存在感了。

4 成也制造业 败也制造业

500强企业头部的格局难以动摇,中等城市之间的较量却丝毫不敢怠慢。

有的城市低调发展,一鸣惊人,如东营、南通,这十年来,成绩斐然,成为进步最快的城市;而有的城市原处高位,但后继乏力。

究其原因,东营、南通都是单一行业的持续发力,东营主攻制造业,南通则依靠建筑业。

说起东营,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中石化下属的第一大油气田—胜利油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少数与胜利油田相关的,如水泥、混凝土、塑料等化工建材企业,其他制造业如金属、矿产、纺织、娱乐用品制造类企业也百花齐放。也许正是这样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才造就了这样一座人口只有209万,但人均GDP却排名全国第一的城市。

相比东营,南通更为专一,上榜企业几乎全是建筑业。以苏中建设集团、南通二建集团为首,与现在的三建、四建、六建等集团共同努力,打造南通的建筑护城河。(说到这里,DT君就有点纳闷了,同在苏中,为什么南通就是苏中建设集团,扬州就是苏北医院?)

成也制造业,败也制造业。

天津、无锡、青岛三座城市的排名下滑,则是因为制造业企业数量一面倒的大幅减少。比如天津的冶金集团、渤海化工集团,无锡的三木集团、金辉集团,以及青岛的丽东化工,都是冶金、化工等重工业、重污染企业,在新时代的今天,成为首批出局者。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必然面临重新洗牌。早年同样落子的制造业,谁能想到不同的细分领域前景如同云泥。紫霞仙子重生,也只能料到开头,料不到结局。

5 金融偏好度最高的城市竟非上海

与时俱进是应对世事难料的唯一窍门,大城市们都深谙此道。北京、广州、深圳和重庆同学,就成功从制造业“科代表”的位置退下来,转修“更热门专业”。

我们选取2018年排名前15的城市,计算出三个时期每个城市各行业的偏好度(行业偏好度=该行业500强企业数量/城市500强总数量),能看出各城市的偏好发展轨迹。

北京和广州偏好度最高的科目由“制造业”转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TA们见证了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广州越秀集团的崛起,以及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广州钢铁集团的除名。

重庆则由“制造业”彻底转向了“金融”专业,小康控股、金科投资等金融类企业奋力冲刺进入500强,而制造业如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倔强地霸占了两期的榜单,终于在2018年落榜。

深圳同学以往都专注主修“制造业”,发现苗头不对,又挤不进“金融”和“商务”班,只好转而辅修“批发和零售”,而后者如今已成为最时髦的专业。2018年,天音通信、前海人寿保险扛起现在深圳批发与零售业的大旗。

上海同学其实一直严重偏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大家预想的金融之城不同,其500强金融业偏好度一直在10%左右,只有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两个苗子表现一直在线。而百联集团、绿地控股、杉杉控股等才是上海同学成绩长期领跑的主动力。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确是个很热门的专业,除了上海,南京和杭州也深度觊觎。杭州的吉利控股、交通投资集团,南京的苏宁控股、弘阳集团,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时隔十年,依然活力喷薄。

哈佛大学教授马歇尔曾表示:“市场竞争并非国家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到目前为止,我从未见过哪个没有强大企业的国家能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如是,城市亦如是。中国500强企业作为城市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发展走向和历史变迁。企业500强的地理分布,无形中也是在用脚投票,选出了那些最适宜商业创新和发展的土壤。

而爱拼事业的你和DT君(公众号ID:DTcaijing),即使进不了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作为城市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发展走向和历史变迁。也可以选择500强心仪的城市,因为从大数据的角度看,那些盛产学霸的地方也许真蕴藏着得高分的秘笈。

注:

1. 2008年信息缺失的5家企业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厦门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南昌长力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2. 海外上市公司所在地以其大陆总部所在地为准。

作者

罗钰婧

编辑

李晶禹

设计

邹磊、张梓豪

合作、交流请关注微信公号DT财经(ID:DTcaijing),转载请添加微信dtcaijing0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