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率性官员”楼继伟,68岁政界老兵谢幕

2019-04-05 05:56: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率性官员”楼继伟,68岁政界老兵谢幕

4月4日,楼继伟的名字出现在人社部《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公告中。而此时,距离其退任传言仅过去10天。

公告称,免去楼继伟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职务,并任命刘伟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新京报记者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官网看到,理事长一职已经更替为刘伟。此前,刘伟曾担任财政部副部长一职。

出生于1950年12月的楼继伟,如今已经68岁。1998年进入财政部系统,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而后跳出,担起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2000亿美元的投资责任,楼继伟成为公司首位开拓者。2013年,他又回归财政部,担任部长、党组书记,亲自操刀财税体制改革。

近年来,楼继伟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对财税改革、社保基金投资等方面言论,坦白直接、观点明确、金句频发,让他常常成为媒体报道中的焦点人物,也在公众印象中留下“率性官员”、“敢说敢言”的烙印。

担任社保基金会理事长两年时间 其间养老金入市

楼继伟进入社保基金会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2年多时间,这期间,养老金顺利入市。

2016年年底楼继伟任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不久后,社保基金会就挑选出了4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托管机构以及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后续,相关资金逐步到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养老金入市到来。2017年8月份,养老金终于出现在了正海磁材和九阳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

实际上,在养老金入市之初,市场上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其中之一便是养老金入市后投资安全问题,作为养老金入市管理部门的领头者,楼继伟自然面临质疑的压力。但他并未回避这一问题。

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中,楼继伟称:“谁也保证不了只赚不赔,只能说多少概率之下不赔,我们设定的是95%的概率。投保人阶段性结余这部分资金也已经开始入市,但它能够投资于股票的比例更少,因为我们对委托人有承诺,他们一般委托的期限比较短,也就五年,五年时间内如果某一年有大的亏损,五年就不可能平衡,所以投资得就比较保守。”

按照这一投资思路,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额已达87.83亿元,投资收益率为5.23%,相对比较稳健。

操刀财税体制改革被疑进度慢 回应称“很惭愧”

历任社保基金会理事长,不少人曾担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不例外。

2013年至2016年,楼继伟任财政部部长。这期间,正逢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由此,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开启。楼继伟无疑是这场改革的领头羊。

“从逻辑看,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收入划分改革需在相关税种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后进行;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需要量化指标并形成有共识的方案。” 这是楼继伟对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考。

根据部署,2016年要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但整体改革任务重、难度大,因此财税改革也被媒体质疑是否“进度过慢”。

对此,楼继伟在记者会上直言“很惭愧”。他说:“确实我们非常努力,有些没有达到,或者说比三中全会要求的进度适当地慢了一点。”

但客观上说,楼继伟在任期间,多项预算改革措施已经落地。此外,诸如存量债的清理甄别、地方债的规范管理、PPP模式的推广和规范、税制改革的推动等也逐步实施,为我国现代财税制度基本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投公司开拓者:每天早上一睁眼 先要面对3亿元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楼继伟正式担任财政部部长之前,还经历过一段别样的“考验”。

2007年9月,中投公司成立,作为一家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的国有独资公司,其在成立之初,便有着“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组建宗旨。

正是此时,楼继伟进入中投公司并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务,成了中投公司业务开拓者。

要担起数千亿美金的投资责任并不容易。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发表的文章曾写道,“中央选择楼继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楼继伟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一位接近楼继伟的人如此评价,“不能说楼继伟是技术型官员,而应该说是专家型官员,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即便如此,楼继伟坦诚压力很大。新华网报道称,他在2007年11月曾表示,中投公司的资本金高达2000亿美元,这些资本金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募集,中投公司需要支付每年5%的利息,他笑称,自己压力不小,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先得面对3亿元人民币的任务。

这段任职经历较为曲折,楼继伟任职不久,美国金融危机即开始席卷全球,中投公司投资的黑石、摩根士丹利等当时遭受亏损,楼继伟本人也卷入争议漩涡,但其一直坚持长期投资,这一理念后来看,确实为中投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2013年,带领中投公司穿越金融危机的楼继伟卸任这一职务,并交出了中投公司自成立到2012年末累计年化净收益率达5.02%的“成绩单”。

被贴坦率官员标签 “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是懒人”

恰逢改革开放,让楼继伟的个人命运与“经济”紧密联系。

上世纪70年代,楼继伟进入清华大学研读计算机专业,改革开放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楼继伟如同那个年代的许多大学生一样,义无反顾地投身经济建设。

“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底的一个晚上,全会公报发布时,我正在东大操场锻炼,听到‘把党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不禁心潮澎湃,想到党、国家、人民的命运和前途,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当时就决定今后要转学经济学。”楼继伟在一次演讲中如是说。

从1984年开始,楼继伟陆续参与改革开放时期关于税收、财政、贸易等方面的多项研究,并提出了“改革要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在模式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两者的关系总体上是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重要内容。

如今,这位有着丰富履历的政界“老兵”谢幕,给公众留下了的大多是“率性官员”、“敢说敢言”的深刻印象。

即便作为财政部第一把手,楼继伟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时依然立场鲜明。其中针对房地产税的言论,在当时引发了广泛关注。2016年7月,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称,遗憾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还没推出来,原因是信息收集能力弱,而且涉及利益调整而受到阻碍,但他仍表示,“会义无反顾去做。”

同一年,楼继伟公开批评《劳动合同法》,称对于企业和雇员,劳动合同法的保护程度是不平衡的。“本意是保护劳动者,但可能最终损害了一些劳动者的利益。”

2015年,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表示,中国在未来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性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太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引起的,同时,也提出了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措施。

2013年,楼继伟同样“语出惊人”,称“目前仍有很多民生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约束。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

近年来,他在不同场合发表了针对社保体系、社保基金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等方面言论,均引起了公众关注。2018年11月18日,楼继伟在财经峰会直言,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呈现高度碎片化特征是不可持续的,“每年都要靠财政补贴”。

此外,2018年3月楼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醒投资者,要加强风险意识,不能一看到收益高就被“忽悠”进去,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何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