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张晓晶:国企和地方政府债务合计杠杆率高达140%

2019-04-03 05:12: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张晓晶:国企和地方政府债务合计杠杆率高达140%

编辑/陈贤忠

4月1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会(2019)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发表“解剖中国债务灰犀牛”主题演讲。

截至2018年底,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3.7%,远高于新兴经济体不到190%的平均杠杆率,张晓晶表示,杠杆率水平高不是最大的风险,债务风险在杠杆结构和增速上。

结构上,张晓晶表示,政府部门如果算上隐性债务,其杠杆率超过90%。公共部门杠杆率(国企加政府部门)达140%,远超私人部门103.9%的杠杆率,属世界罕见现象。

增速上,2008-2016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平均每年上升12.4个百分点,是同期全球宏观杠杆率增速的两倍多。张晓晶表示,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从2008年的17.9%上升至2018年的53.2%,平均年上涨3.53个百分点。作为比较,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从2000年到2007年,每年增长4个百分点。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

首先,第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现在中国的债务水平状况?

到2018年底,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3.7%。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算法,央行易行长的数据是249%,国际清算银行2018年三季度的数据大概比这个数还要高一点,一般认为,就是250%左右。

这样一个水平在国际上是什么样的状况?首先是接近于美国的水平,美国大概百分之二百四十几。不过,跟新兴经济体比起来,中国的杠杆率是比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大概也就190%左右,我们大概高了60个百分点。

日本的杠杆率比我们高得多,但没听说日本出了多大的问题。还有一些国家其实杠杆率很低了,像德国才170%多。

杠杆率水平跟发展阶段、跟很多因素都有太大的关系了,简单地用水平来衡量很有问题,所以我们得看结构,结构往往是能够看出细节,结构就是重要的细节。结构问题从三个实体经济部门来分析:企业、居民、政府。

除结构之外,还有增长速度问题。2000年全球债务是6万亿,2008年的时候是12万亿,2018年的时候是18万亿。增速上,他们的增速基本就是中国的一半,全球大概一年增长6个百分点左右,中国一年增长12-13个百分点左右。

我认为,杠杆水平不一定是最大的问题,结构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还有速度,速度也是构成今天关注这个风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杠杆率的风险,简单从各个部门进行分析,第一,居民杠杆率上得太快了。它的水平其实还可以,53.2%,也算是比较高,但不是非常高,尤其跟发达经济体比较起来。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它的增长速度,我做了一个对比, “二战”以后发达经济体整个的杠杆率上升都特别快,特别是居民部门都很快。

美国最快的时间段是2000年到2007年,也就是说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7年,最快速度每年增长4个百分点。中国最快速度是从2008年到2018年这10年,每年增长3.53个百分点,我认为就已经接近美国最快的增长速度了,我认为这是主要的风险。

也就是说,未来我们还能靠居民部门稳住杠杆率吗?我认为这个很难做到,我们需要政府发力,政府要更多地加杠杆。

到了企业部门,企业的杠杆问题根本是在政府。企业杠杆率我们应该是全球第一位,150%多,有的分析是160%多。

这里面有多少是国企呢?66.9%,也就是67%左右是国企的债务。

国企债务有多少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一半左右。就是55.2个百分点是地方融资平台和跟融资平台相关的其他债务,总额大概45.3万亿元。

问题的核心其实不是在企业部门,为什么?

如果我们把国企去掉,我们私人部门,企业部门加居民部门,都非常正常,私营企业部门才50个百分点多一点,大概也就是53个百分点的水平。把国企去掉以后,跟国际上的杠杆水平差不多。

当我们看结构的时候,如果发现政府部门才37%,表面上看起来太低了,但实际上,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主要是隐性杠杆,如果我们把隐性债务和显性债务加总,隐性债务55.2%加上显性债务37%,大概是92%的水平,也就是说,政府部门杠杆率会超过90%。有一些研究说政府杠杆率是100%左右,但是总体来讲,加上隐性杠杆以后,政府的债务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另外,我们分析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回顾150年的杠杆率的变化,私人部门更多是推动经济增长,当然要排除消费信贷、次贷等因素,但是总体上,私人部门是推动增长的,而公共部门是熨平波动的,它俩的主要作用是不一样的。

居民部门加上非国有企业部门杠杆率大概103%,这个数字在国际上,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公共部门杠杆率140%实际上是不太正常的,也就是说,公共部门杠杆率是私人部门杠杆率1.4倍的话,和国际上很多经济体都不一样,除了日本以外。实际上,其他国家是反着的,即私人部门杠杆率高于公共部门杠杆率。

国有企业的结构性优势、地方政府的发展责任与软预算约束、金融机构的体制性偏好“三位一体”,既带来了中国高速增长,也积累了大量风险。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到今天都没有理清楚,也就是政府最后还会兜底,国有企业结构性的优势还没有打破,包括硬约束的问题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形成“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运行多年看起来还非常有效的制度,但是实际上它会导致这样一个风险,政府很难做到兜底,这是我们的看法。

所以,我说政府兜底看似是稳住风险,但是它的代价更大,所以我们要改革,包括向竞争中性、所有制中性靠拢;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约束扩张冲动,重塑央地关系;破除政府兜底、隐性担保,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退出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信贷配置。

其实地方政府是不会破产的,但是如果它的财务指标非常差的话,会影响到它的支出、公车使用、“三公”经费,会影响到所有的行为,这个时候他发现他有硬约束了,当然会调整。

所以这里面我最想讲的不是说“三位一体”导致了现在坏账有多高、债务有多高,而是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政府兜底这个事不解决,地方政府,包括银行部门道德风险问题不解决,那么一开始它的行为就是扭曲的,如果最后它不用承担责任的话,它一开始的扩张就是盲目的,一开始的扩张就是没有任何约束的,这样的话,整个抑制杠杆率的机制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来,我们就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今天的债务灰犀牛问题,所以最后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搜狐智库根据速记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搜狐智库”系搜狐财经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主旨为“聚集学者与企业家智慧,把脉经济趋势”。搜狐智库旗下已打造“搜狐有名堂”沙龙,以及著名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首席经济学家、女经济学家等访谈系列。如有意接洽现场报道、专访、节目合作事宜,请发邮件至biznews@sohu-inc.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