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基层减负的关键是“落实观”的转变

2019-03-27 05:54: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基层减负的关键是“落实观”的转变

来源:东南网

同样的会议多次开,类似的文件重复发,过多工作微信群成了新负担……近日,《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指出,要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3月25日 人民日报)

这些年,在不少地方的公共治理中:发文是为了落实,建群是为了落实,开会更是为了落实;层层加码、级级扩容,到了基层,文山会海——这就是“落实”二字,在基层“无美颜”的真实模样。

很多基层干部反映,目前,跑会、守会、陪会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有的会议要求传达不过夜,省里开完,市里接着开,市里结束,县里接着开。一个会,开到晚上七八点,很正常。更要命的是,从常规性的行业会如农业、旅游等会议,到各种专题会,都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派副职参加就被点名批评。不少基层干部调侃,不在形形色色的会场,就在赶往形形色色会议的路上。结果呢,就是打印机很忙、司机班很忙,基层干部反而离基层越来越远。

基层减负的路径有千千万,但说到底,还是“落实观”的转变。

回头来看,自“八项规定”后,各地《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的通知》等制度设计也不少。不过,“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在部分地方亦多有反弹的迹象。文山会海,不过是“虚落实”。方案规划提了一大堆,姿态口号喊得震天响,会议一散,各回各家。干打雷不下雨,光开会不落实。这种“落实观”,说白了不过就是摆架子、装样子,在“痕迹主义”上绣花,材料很精美,会议很繁忙,基层干部累得够呛,基层群众却未必有获得感。务虚到了极致,实际上就到了“空谈误国”的险境。“落实观”不能唯物、唯实,治理现代化就难出效率。

为政以公,行胜于言。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根据最新的《通知》要求,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多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这在基层干部中引发极大反响。这个信号是明确的,在开会这件事上,就得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更要搞懂一个常识,开会绝不等于落实,照抄照搬的会议甚至是“反落实”。

落实不能靠开会,减负更要出实绩。在这个“基层减负年”,究竟该怎样向文山会海开刀,根子上说,恐怕还得有赖于“落实观”的彻底转变。田间地头的身影多起来了,案牍劳形或奔波会场的抱怨才会真正少一些。(邓海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