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江苏文艺社科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2019-03-06 02:50: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4日下午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江苏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深刻反映时代巨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勇答时代课题,描绘壮丽精神图谱

  “总书记现场听取8位委员的发言,之后又和我们亲切谈了45分钟,身在现场,我倍感温暖,更觉振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这让她深有感触。

  “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涌现了大量真切奋进、感人至深的‘好故事’。宝贵的时代素材,给了文艺工作者崇高的历史荣誉感,也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盛小云告诉记者,今年苏州评弹团将推出“共和国的脊梁”系列作品,以邓稼先、时代楷模崔根良、港珠澳大桥设计师等人物为创作素材,计划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巡演,以写实鲜活、具有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鼓舞人民、滋养人心。“苏州评弹虽然是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艺术表达,但也有它迷人的地方,结合时代素材进行创新,会焕发新的艺术生机。”她相信,以评弹婉转的曲调、优雅的唱腔,定会让“时代故事”得到不一样的诠释,获得更多老百姓的认可和喜爱。

  翻开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的笔记本,记者看到,四页纸上,密密麻麻记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内容。在他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更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尤其是总书记对于70年来党和人民奋斗实践的回顾,让长期致力于红色文化、烈士精神保护的他感到特别亲切。“我曾负责过雨花英烈精神研究的课题,在给一些干部讲课的时候,讲着讲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确实非常感动,正是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今天的中国,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但贺云翱也发现,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一些污蔑烈士英雄、否定革命历史、鼓吹个人主义的论调。“这是否定历史的正当性以及现代中国的来源!在这样的时候,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社科事业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

  “总书记的讲话令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任洁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视、对文艺家的关怀以及对文艺发展的期许,深为感人。“作为中国传统器乐古筝的演奏者与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以古筝为代表的民族器乐,正踏上令人激动的崭新航程。”任洁认为,我们应当对传统重新挖掘、重新梳理;同时,我们还应致力于创作各种风格的原创作品,努力与时代、生活结合,对当代生活进行视角独到的反映和全新阐发。

  “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努力践行创新,让古筝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走入当下生活。”任洁表示。前不久,她创意并完成一部古筝剧《筝叙》,古筝首次以剧目的形式进行讲述,为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筝赢得更多当代年轻的观众。今年,她还将与江苏女子民族乐团完成器乐剧《梦西游》。“传统文化,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创新性形式蓬勃发展。”她相信,在这个时代,中国传统乐器将浓墨重彩地写下辉煌的新篇章。

  扎根人民群众,讲好精彩中国故事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尤其是听到总书记强调的“四个坚持”,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倍感振奋,也深受启发。“纵观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出精品力作,文艺家要植根现实、观照现实,当代中国人民的精彩生活给文学创作提供极为丰富的源泉,等着文学去书写、去描绘;要出精品力作,文艺家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成,要有出大作品的决心、信心和耐心;要出精品力作,文艺家必须扎根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

  范小青说,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历久弥新,具有震撼人心的永恒力量,就是因为它们以精湛的艺术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脉搏共同跃动,展示人类共同的理想情怀。“作为作家、艺术家,我们一定要同人民在一起,沉下心、沉下身,摒弃浮躁。作家、艺术家要接‘地气’,作品才有‘生气’、有‘灵气’、有‘人气’,也才显得‘大气’。”

  “总书记对文艺界做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我们寄予很大期望,希望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我们责任重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结合自己的工作表示,苏剧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她和同事们正在让传统的苏剧焕发活力,守正创新实现新作为。“2017年,我们排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讲述苏州潘氏一族守护国之重器大盂鼎、大克鼎的真实故事。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用故事告诉更多人:有了国家,才有我们小家!”

  “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王芳表示,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发挥优势和作用,承担起这份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和传播更多既有艺术性观赏性、又有教育性的作品。

  “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是一种鼓励,也对文艺创作提出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军说,只有紧紧扎根人民群众中,才能找到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才能创作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文艺作品,也才能承担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去年,我们创作了很多表达人民心声、为人民抒情抒怀的作品,今年要继续从人民群众中寻找好的题材进行创作,譬如以守岛英雄王继才为原型的话剧作品,正在抓紧打磨。我坚持让创作团队深入到海岛一线,去亲身感受守岛的艰辛,去近距离感悟守岛夫妻信仰的力量。”

  “我们要更多挖掘来自人民群众的优秀典型人物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闪光点。”柯军说,省演艺集团今年创作的几部作品的主人公,既有视孤寡老人为父母、为66位老人守孝送终的江苏“时代楷模”李银江,又有50年传承雷锋精神的南京“158”雷锋服务站,他们都是来自人民群众。“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激发出大家爱岗、爱党、爱国的精神动力。相信这些作品一定会得到人民的认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立德立功立言,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立德、立功、立言”提出明确要求,那就是以明德为旨归,修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扎实的学术功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以植根中国大地、观照中国现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坚守,提出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言。

  焦新安表示,扬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持明德修身、担当有为、奉献精品的操守和作为,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奋发进取,勤业精业,切实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使命,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

  “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要求,我非常赞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说,南农大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立足于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伟大实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为政府和基层提供有影响的决策咨询。在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贸易、农业支持政策等领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依托这些重大项目,在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现代化等领域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观点,在SSCI/SCI国际农经顶尖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把高水平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将继续发挥重大项目研究能力突出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走村进乡,在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第一线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生活状况,着眼于农民需要,撰写调研报告,服务政府决策咨询。”

  既要多下苦功,也要多练真功

  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郭广银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深刻,特别是关于“培根铸魂”的论述。对这次讲话精神哲学社科界要认真学习、坚决践行。郭广银认为,在具体落实中,应该把握四个关键词,一是“时代”,要与时代同步伐,书写新时代,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二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到实践当中去,了解群众需求,把学问写到群众的心坎里;三是“现实”,要很好地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尤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讲清楚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势,让我们的研究更有自主性、独特性;四是“明德”,哲学社科界从业人员自身要遵循职业道德,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视野宽广,既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重大使命,又描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锦文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新时代赋予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勇于肩负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正确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正确把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中,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奋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夏锦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要抓好两大重点:一是抓好“压舱石”,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紧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讲清楚中国改革发展伟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这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和着力点。落实好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跟上时代节拍,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要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从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的重心转移、江苏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等方面历史性跨越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学展开研究布局,统筹组织研究力量,努力推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务实管用的成果,回答好时代之问、江苏之问。要着眼于社科工作队伍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的整体提升,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既要多下苦功,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又要多练真功,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在锤炼学术素养中磨砺学术精品,在勤业精业中做好社会表率,展现新时代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敏 王拓 王梦然 顾星欣 杨频萍 孙敏 颜云霞 魏晓敏 任松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