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一年前留的“作业”,他们完成了吗?
2019-03-04 04:21: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0“希望大家做好新修订章程施行第一年的‘委员作业’,在明年大会报到时,不仅能提出好的提案,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上一份好的履职报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委员们提出了要求。
今天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履职一年间,正是“收作业”的时候,他们作业完成的如何?
关键词:为脱贫攻坚作业
他们扶真贫真扶贫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联村党委书记。
2018年,她带领乡亲们创造了人均纯收入2.26万元的脱贫佳绩。要知道,2001年她接任村党委书记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如今,她们村的“人民小酒”年销售额近3亿元,岩博村形成了一个以岩博酒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岩博酒业的一线职工从100余人增加到600余人。去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余留芬被授予“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
全国政协委员罗玉平:帮扶村贫困发生率从31.6%下降到个位数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贵州省委副主委、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中)。
全国政协委员罗玉平带领中天集团精准帮扶团结村。他不仅拿出真金白银,还组建了专业团队长期驻扎团结村,手把手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和农旅产业。2018年6月向市场供应优质农产品,9月开放农旅基地,目前已实现了约3000万元的销售额。团结村贫困发生率已从建档立卡时的31.6%下降到个位数。
全国政协委员王能军:产业扶贫带动4万余人脱贫
全国政协委员,铜仁市政协副主席王能军。
全国政协委员王能军是贵州铜仁市油茶专班负责人,为了这项产业扶贫项目,他四处奔走。铜仁市目前的油茶面积居全省第一,实现产值10.37亿元,带动4万余人稳定脱贫。
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提案建议的内容落实了老百姓受益了
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兼田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右)。
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兼田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名土生土长的基层黎族干部。羊风极所在的田表村是个黎族村落,1200多人却只有500多亩水田,当时村中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人均收入不到500元。1998年羊风极当上村支书后,把脱贫的思路放在了利用3000多亩山地上,号召村民上山种橡胶树。20多年来,橡胶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当家产业,多数村民住上了二层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美乡村。
过去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羊风极反映的群众呼声提案有了积极的回应并落实。2018年9月4日,农业农村部回函称:在银保监会已引导保险机构在海南探索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和收入保险试点的基础上,我部把天然橡胶纳入完成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作物范围。羊风极提交的《关于建立江河下游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提案》已经海南省政府林业部门推动落实,补助标准已经由30元每月每人提高到50元每月每人,受益范围逐步扩大。
关键词:为改善民生作业
他们听民声说实话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医联体”建设可缓解偏远地区看病难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
戴秀英,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作为一名从事医疗工作30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宁夏,大家都亲切地称戴秀英为“老百姓的民生委员”。通过调研,戴秀英发现,目前,宁夏全区初步建成了6个医疗集团、13个专科联盟、12个城市医共体、28个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覆盖了区、市、县、乡四级225所医疗卫生机构。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成员单位基本延续医联体组建之前的运作模式,大医院依然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守门人”作用。
在宁夏南部山区调研时,戴秀英发现,上下级医院“联而不合”是目前医联体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基层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存在。”戴秀英说,“基层全科医生引不进,流失多,制约了首诊在基层和康复回基层。”“医联体如果做好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偏远地区看病难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引导作用等,都是我今年要建议的相关内容。”戴秀英介绍说。
全国政协委员侯建明:带着思考去工作,让看病的门诊成为调研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侯建明,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侯建明,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2018年,他拿出7份提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可圈可点。 “加强调研、传递群众心声是我应尽的职责。”侯建明说,“百姓的关切点就是我履职的聚焦点,作为一名有专业背景的政协委员,我应当在医疗这一主题上有所作为。”爱想肯干的侯建明,将一次次问诊化为一场场调研,细细翻阅他的7份提案,从“填补移动医疗监管空白”“去除精准医疗泡沫”到“关注日渐短缺的医疗卫生人才问题”,无一不是来自日常工作的所思所感。
医生、教授、政协委员……侯建明并没有分身术,却将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他带着思考去工作,让看病的门诊成为调研的平台,倾听百姓心声,收集社情民意,也让日常工作有了“1+1>2”的收获。
关键词:为生态文明作业
他一年近200天野外调研
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一年近200天野外调研
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马全林,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马全林以第一提案人身份提交的4份和生态有关的提案全部立案。加大沙区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加强乌兰布和沙漠保护等建议均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实。也是在2018年,在多年考察研究基础上,他完成了《乌兰布和沙漠植被》的编写,并正式出版。
过去一年,他依旧忙于野外科考,认真履职,继续聚焦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相关主题,期望实现更多沙生植物的丰产栽培。他还带领团队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里连续考察20多天,为阻止两大沙漠合拢寻找对策。
2018年以来,马全林持续示范和推广沙生植物的种植面积。民勤等多地的一些农民走上了沙区产业发展致富的道路。“我们解决了大田和大棚的沙葱种植和丰产栽培技术,无偿传授给农民,现在一年四季都不缺沙葱,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沙葱。”马全林说。
一年365天,马全林有近200天在野外调研或考察。对他而言,没有节假日,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假期,是野外观测和植被调查最好的时间。沙尘越肆虐,他越要冲到观测一线,在风沙中坚持采集数据。荒漠里“地为床、天为被”的野外艰辛,旷野中风吹日晒、与沙抗争的考验,在科学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时以及相关提案被采纳落实时,似乎都不值一提。
马全林说:“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更是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