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两会调查汇聚网民心声 呼唤更多“看得见的幸福”

2019-03-02 22:52: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

  东风送暖,春回大地。3月,一年一度全国两会召开,共商发展大计,举国高度瞩目。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消除奇葩证明、缓解“大城市病”、严惩暴力伤医、治理校外托管乱象、提速降费……每年两会,总有一些话题“脱颖而出”,引来广泛热议、强势关注。

  今年两会哪些话题最热、网民最关心?数据告诉你。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捕捉两会热点,解读热点背后。

  看新闻,热点最有看头;追热点,不再云里雾里。人民网推出“两会热1℃”系列报道,带你到两会热点里面瞧门道。

2019人民网两会调查热词排行

  又是一年春天到,又到一年两会时。

  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前的预热报道,人民网两会调查已连续推出18年。从2月12日至3月1日,2019年的两会调查共吸引450万人次参与,网民参与度再创新高。

  经过投票,正风反腐、依法治国、社会保障在18个候选热词中高居前三,教育改革、健康中国分列第四、第六。在今年新增的候选热词中,“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受关注,排名第五;“社会治理”位列第十。

  十大热词,多与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天蓝水净、保障到位、收入增加、教育公平、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两会调查汇聚广大网民心声,呼唤更多“看得见的幸福”。

“反腐”连续3年成最热词

  今年,正风反腐登上热词榜榜首。这已经是“反腐”连续第三年成为两会调查最热词。

  细数人民网历年两会调查,“反腐”均位列热词榜“上位圈”。在过去17年的“两会调查”中,“反腐”议题8次成为最热话题。

  回眸2018年,党中央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正风反腐领域大事不断。调查显示,39%的网民关注“继续重拳打虎,一批高官落马”;18%的网民关注“反‘四风’进一步深入,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5%的网民关注“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体系组建完成”。

  另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在对3000家纸媒和4万家网媒的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2018年有关反腐的报道高达135万余篇,舆论关注度持续处在高位。

  打赢正风反腐这场硬仗,离不开群众的监督和参与。

  应对基层干部以下哪些行为提高警惕?在回答这一问题时,31%的网民选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此外,有22%的网民认为是“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以权谋私行为”,21%的网民选择“‘四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

  “像去年发生的‘严书记被查’事件,就是官方与舆论围绕反腐进行良性互动的典范,不仅显示了公众舆论是反腐重要的民间力量,还展现了反腐工作在接纳舆论监督方面的高度开放性。”人民网公共政策研究员熊剪梅介绍。

  “反腐最得民心,且永远在路上”“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反腐败势在必行”“加大基层反腐力度,尤其是县乡村三级”“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网友纷纷留言称快。

依法治国关注度跃升第二

  在今年,依法治国排名大幅提升,跃居热词榜次席。

  2018年的两会调查中,依法治国在18个候选热词中仅排名第九,2017年则排在第八。

  对于2018年发生的法治领域事件,近四成网民关注“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比例最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也收获26%的高关注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对于全国法院近年来出台的相关举措,27%的网民关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18%的网民关注“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力度”,15%的网民关注“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14%的网民关注“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启动刑事追责或司法拘留”。

  “盼望早日解决执行难”“加大力度追讨老赖赖账”“加大对老赖惩处力度”“严打老赖要决不手软”“老赖必须抓”……“肥牛二号”等网友留言强烈呼吁。

  近年来,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调查显示,公职部门更讲诚信、行政决策更加规范合法、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阳光透明最受网民认可,分别获得19%、18%和17%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关注法治、践行法治。

  “2018年,高铁霸座、校园暴力、信息泄露等舆情事件频发,网民借此呼吁完善诚信体系、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安全保障,有力地推动了法治进步。”熊剪梅说。

  腾讯指数中的网民情绪值显示,网民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正面情绪高达83%,位列所有话题第一,这正是网民信心和期待的直接体现。

呼唤更多“看得见的幸福”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以人民为中心、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社会保障、教育改革、收入分配、脱贫攻坚、健康中国、住房制度、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话题,同样在今年两会调查中备受关注。

  社保领域改革牵动民心。30%的网民关心“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对于政府在民生兜底方面的工作重点,各有22%的网民选择“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和“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在教育改革的分调查中,“中小学生减负”最受关注。对于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近半数网民认为应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差距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

  近半数网民建议,收入分配改革应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和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方面重点发力。

  广大网民关心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24%的网民关注“如何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对于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22%的网民选择“对贫困对象识别不够精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此,23%的网民关心如何吃得更放心;21%的网民关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22%的网民期待2019年楼市“坚持‘房住不炒’”,17%的网民希望能“治理投机炒房、‘黑中介’。

  社会治理是今年新增的候选热词。在分调查中,24%的网民认为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一年,不少网民感受到了身边环境的新变化:空气质量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路面垃圾减少、河湖水质更清。

  “民生是老生常谈却又日久弥新的话题。” 熊剪梅说,2018年,多种抗癌药零关税、个税改革等民生红利陆续出台,送实惠、暖民心,也让大家信心满怀地期待2019年有更多“看得见的幸福”。

2月28日人民日报16版关注2019人民网两会调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