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80后“纺织状元”的奋斗路:要干就干到最好

2019-03-01 03:04: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名单公布,在30位获奖者中,有一张年轻的面庞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来自山东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的细纱挡车工、高级技师王晓菲。1985年出生的她今年只有34岁,却已经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带着梦想工作”

  荣誉的背后很少有人一帆风顺,而是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王晓菲就是如此。

  王晓菲刚到恒丰公司细纱车间上班时只有18岁,当时车间里轰隆隆的机器声和四处飞溅的棉絮令她心烦意乱。细纱车间是整个纺织厂内劳动强度最大的车间,一年四季都要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高温运转。特别是每年7~9月高温高湿季节,长时间待在车间,每日重复同样的工作,王晓菲总会面临全身起痱子的情况。

  环境的艰苦、操作技术的高要求让不少人退缩了。当时和王晓菲一起来到细纱车间的有42名学员,没过多久,就有不少人提交了辞职信,她也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每天都在上千次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手指上被勒出一道道血痕,下了班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

  苦归苦,累归累,但每当看到公司光荣榜上的一张张笑脸,王晓菲心底“当一名纺织状元”的梦想就会被点燃。

  “带着梦想工作,枯燥的练兵就不会再让我感到乏味。那时候我苦练操作,大家都说我长在了车间里。”天道酬勤,入行一年后,王晓菲便成为她所在车间的种子队员。她坦言,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自己干事的一股专心劲儿。

  “要干就干到最好”

  除了一股专劲外,王晓菲还注重创新。“创新意味着超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王晓菲说。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王晓菲把钻研新技术、解决生产难题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公司刚刚开始生产J4.8tex品种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王晓菲和小组成员一起,先后进行了上百次实验,多次改良,最终找到了最佳上机工艺,使棉纱一举达到优等质量指标水平,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

  在工作中,王晓菲始终坚持“要干就干到最好”的信念,摸索出很多创新性的操作方法。她多次主持公司新品种开发,带头研发的“军用服饰纱线”和“森林氧吧纱线”均获得国家专利。一次,王晓菲在工作中偶然发现,困扰车间多时的瞬时断头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是由于植物染纱线颜色的原因,断头后不易被挡车工发现,进而无法及时处理。在她的坚持下,车间增加了车头激光灯来帮助挡车工及时发现断头。这一改进使挡车中的巡回减少了50%,为企业创造效益,进一步增添了发展活力。

  “带徒如深耕易耨”

  王晓菲虽然年轻,但她明白,要想让整个行业、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不能只靠个人的进步,团队更重要。

  多年来,王晓菲不断将自己的技能绝活传授给徒弟和新工。她所在的车间成立了“王晓菲操作辅导站”,她的手机号在全车间公示,她也24小时开机,只要有人遇到操作上的困难,王晓菲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示范。“大家开玩笑说我就是操作辅导110。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此不疲。自己干好了只代表一个人,只有整个班组、整个车间、整个企业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好。”

  在王晓菲的努力下,新工试用期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1个月,大大缓解了车间用工紧缺问题。她带出来的徒弟也个个技术过硬,每年都能在公司的操作竞赛上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位叫李瑞瑞的徒弟,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市级操作比赛第一名。

  “带徒弟犹如深耕易耨,想要激发他们的潜力,就得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他们。”王晓菲说。截至目前,王晓菲已培训新工1000余人次,带出优秀学员15人。“能在一线岗位上踏实工作的年轻人都是好苗子,他们现在多吃些苦,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