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之三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监督

2019-02-27 06:42: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中央最近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全党集中统一、令行禁止,要求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赵乐际同志所作的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时,同样立足于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这一根本立场,第一条就指出,要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政治监督。

  这是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把政治建设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根本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化这一重要认识和体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统一全党思想行动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历史形成的独特优势,是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积淀而成的政治真理。

  曾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同志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全党全军同志只要听到来自延安电台的声音,立即无条件地执行中央的指令。因为他们知道,从电台里传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令。

  进入新时代,政治建设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18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主题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根本上靠的是政治上的先进性,靠的是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面向未来,同样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才能朝着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党的十九大强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就审议出台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中央举旗定向、一声令下,各单位各部门迅速行动、稳妥推进,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推进改革。正是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全党树牢“四个意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我们的制度优势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得以彰显,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

  可以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都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建设党,都是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根本原则。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讲政治是纪检监察机关最鲜明的底色。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重大政治责任。作为履行监督专责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结合自身职责定位落实政治建设要求,就要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实现。

  党章在“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一章中,明确规定各级纪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从根本上确立了政治监督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纪委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提供了根本依据。

  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对纪委履行政治监督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党内监督条例第四章“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明确各级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党纪处分条例政治纪律部分,开宗明义规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且有实际言论、行为或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给予纪律处分。

  党纪处分条例的修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

  ——形势越是复杂,越要听从党中央号令。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讲政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深刻审视党面临的风险考验,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使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巡视巡察、审查调查,还是信访举报、监督检查,都发现党内仍然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从本质上看都是政治问题,都是“四个意识”不强的表现。梳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26份巡视“体检报告”,“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成为本轮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的一个“通病”,对这些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纪检监察机关要紧扣当前形势任务,强化问题导向,把政治监督作为根本职责做实做细,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到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

  聚焦政治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部署2019年任务时,特别强调要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三个“一以贯之”既是贯彻落实三次全会精神的原则性要求,实际上也是纪委监委开展政治监督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2018年,党中央开展两轮巡视,都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作为检查重点,深化政治巡视,查找政治偏差,强化政治监督和政治导向作用。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各级纪委监委不仅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还要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蓝图和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变为现实。

  ——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各级党组织都要听从党中央号令,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党的十九大闭幕不到两个月,中央纪委就按照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制定实施2018年到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年多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这是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原则。跟进监督就要把政治监督融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过程、各方面,与时俱进开展监督检查,做到及时敏锐、精准有力,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紧紧围绕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和事构成的,必须看行动、见实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政治建设的保证,也是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七个有之”问题保持高度警觉,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派、两面人,一年来共立案审查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案件2.7万件,处分2.5万人,其中中管干部29人。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肃查处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等问题。这些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必须坚决落到实处。

  ——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内容、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作出系统部署,要以精准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次全会上,围绕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10条明确要求。三次全会工作报告相应作出部署,要加强监督检查,着力纠正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和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通过有力有效的政治监督,营造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紧紧围绕赢得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开展监督检查。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党领导和执政的最宝贵资源。强化政治监督,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高度,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3.5万件,处理30.9万人,同比增长92.1%、94.5%。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深挖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等3个方面作出部署,同时要求各级纪委监委特别是县级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将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排查调查,及时推动解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一体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更加贯通协调、衔接日益紧密,政治监督“技战法”日臻成熟。

  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一体融合。2018年3月,中央纪委与新组建的国家监委合署办公,一体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纪律监督、监察监督贯通一致,努力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

  派驻监督“探头”作用进一步凸显。2018年10月,《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明确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与派驻机构信息共享、共同研判驻在部门政治生态、办案协作机制进一步形成。

  巡视利剑作用充分彰显。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探索建立健全巡视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包括派驻机构监督协调常态化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推动巡视监督与纪律监督等有机结合、成果共享。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要构建协调一致、上下联动监督网,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追逃追赃、案管审理、信访接待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抓好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搭建衔接平台等工作,建立健全归口联系机制、同级联系机制、问题线索移送机制,上下贯通、同向发力。

  党中央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三次全会工作报告要求,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研究提出巩固拓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的思路措施,既纠正具体事例、以案促改,又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制度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任务,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对问题集中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开展专项督导,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住典型、精准问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查摆解决本单位、本人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地见效。

  党的政治建设内涵越来越丰富,政治监督也要与时俱进、精准务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政治监督,以实际行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何韬 李玉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