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华社评论员: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答卷

2019-02-27 06:33: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题: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答卷

  新华社评论员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未来之城”雄安蓄势待发,“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产业升级转移方兴未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大地,春潮涌动、气象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阔的战略格局、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并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到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10次主持召开相关会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把脉定向、注入强大动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部门和地方携手合力、真抓实干,不断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更为繁重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需要下更大力气继续向前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汇聚行动合力,不断做好做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文章,要牢牢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对于北京而言,疏解是减量,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疏解是优化。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问题,着力破解北京“大城市病”,共同下好协同一盘棋,增强发展整体性。

  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文章,要努力摆脱“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企业注册异地监管、医疗保险异地报销等试点工作应继续推进,以点带面实现更大范围的突破;投资一体化、通关一体化等改革要不断深化,推动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区域大市场。只有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不断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让“共绘一张图”成为普遍自觉和主动选择。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协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公共服务领域应继续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继续推进京津对河北的对口帮扶工作,缩小京津冀三地之间民生保障的差距,让三地百姓实现“携手奔小康”的梦想。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只要齐心协力创伟业,一张蓝图干到底,就能不断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更新更美的答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