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在这个首次公开的讲话中,读懂总书记的自问自答

2019-02-27 06:33: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9年第4期《求是》首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重要文章,这是总书记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在谈及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时,习近平总书记前后三次自问自答,一语道破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现象和重要问题。三次自问自答,振聋发聩,意味深远。让笔记君带你一探其中深意。

  “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

  “学习笔记”注:

  总书记将党的领导看作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指出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根本在于党的领导。为什么这么说?

  在90多年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站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最前线,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党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把握正确方向,创造稳定环境。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明确的根本保证。

  党和法关系如何?怎样看待关于“党大还是法大”的争论?

  争论不休的所谓“党大还是法大”,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把党和法对立起来,宣扬“党、法不能两立”,意欲何为?就是企图将党与法从根本上对立起来,造成非此即彼的认知错觉,搞乱人心,最终达到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党和法的关系?总书记的回答鞭辟入里: “我们说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而言的,是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为什么党内这么多高级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了,但对党纪国法没有敬畏之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学习笔记”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级干部,他们大多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经过党组织的多年培养,但最终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身陷囹圄、沦为阶下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了”。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翻开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就会发现,最根本的坍塌,就是理想信念的坍塌。

  同时,总书记指出:“对党纪国法没有敬畏之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只有敬畏法纪,才能慎独慎微,克己慎行。反之,如果目无法纪,藐视党纪国法,终会走向违法犯罪深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内违法犯罪决不姑息,对党内违法犯罪分子决不手软,深得民心。

  那么,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做?总书记提出了要求 :“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黑恶势力怎么就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从小到大发展起来?我看背后就存在执法者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情况,一些地方执法部门甚至同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保护伞。”

  “学习笔记”注:

  黑恶势力称霸一方,侵蚀了基层政权,降低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严重损害了这些地方群众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心。

  为什么一些黑恶势力长期进行违法活动、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看背后就存在执法者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情况,一些地方执法部门甚至同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保护伞。”

  坚决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为了谁?

  黑恶势力与其“保护伞”是共生关系,因为攀附“保护伞”才能长期横行,扫黑必须除“伞”。“执法部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决不能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