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打好发展组合拳 走出振兴新路子

2019-02-23 05:47: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44.42万

  去年黑龙江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42万户,增长7.3%

  1120

  去年黑龙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20家,增长20.5%

       

  “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2016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

  3年来,3800万龙江儿女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精准把握“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牢牢锚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化短为长、把短拉长、补齐短板,打出一整套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契合黑龙江发展实际的组合拳,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奋力冲刺。

  扬长避短、化短为长,思路一变天地宽——

  神州边陲联亚通欧,冰天雪地化冷为热

  黑龙江大庆,比利时泽布鲁日港。一辆沃尔沃汽车将相隔万里、横跨亚欧的两地紧紧牵在了一起。

  2017年6月6日,第一列满载“大庆造”沃尔沃的中欧班列鸣笛启航、跋涉万里,于6月30日抵达泽布鲁日港。相较传统海上运输可节省25天,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如今,已有19068台“大庆造”沃尔沃通过中欧班列从黑土地驶入万千欧洲家庭。

  站在中国看黑龙江,这里是“东北的东北”,地处祖国边陲、交通末梢。跳出中国看黑龙江,这里是东北亚中心,联亚通欧、枢纽前沿——向西,直奔欧洲腹地;往东,通向浩瀚大海;往北,对俄口岸矩阵;朝南,国内市场广阔……“总书记‘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让我们更加清晰审视省情,找到了化短为长的金钥匙,打开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边陲变中心、末梢变前沿。黑龙江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并明确定位“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黑龙江(中俄)自由贸易区等。同时全力推进同江铁路桥、黑河公路桥、东宁界河桥等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和黑瞎子岛陆路口岸建设。201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6.4%,口岸货运量增长37.1%。

  “三长三短”辩证法,在更多领域延展。“搁以前,怕雪是常态。百姓猫冬,工地停工。”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丽娜说,“现在,黑土地盼雪盼降温!春节黄金周有1200万游客来龙江赏冰玩雪,旅游收入146亿元。”

  化短为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得天独厚的冷资源正变成热产业,为振兴发展增添动力:在冰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区今年较去年同期提前6天突破百万游客大关;雪乡景区今年春节游客同比增长30.43%;黑河市寒区试车产业蓬勃发展……

  扬长克短、把短拉长,三篇文章样样新——

  自然资源高效转化,“新老字号”动能喷涌

  一粒玉米有几种吃法?在富锦市象屿金谷产业园车间,答案是5种:一粒粒玉米走上生产线,摇身一变成了高附加值的食用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喷浆胚芽粕、玉米原油、玉米纤维饲料。

  “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是祖国的大粮仓。但过去,粮食就地转化率、农民人均收入却并不高,衬不上大粮仓的地位。”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说。

  固步自封“长”也“短”。不仅是粮食,黑土地上原油、原煤、原木等优势资源富集,常常是刚脱离自然怀抱便跑向市场。“原字号”由于精深加工之短、营销薄弱之短,优质却不优价,优势成了短板。

  长中有短怎么办?解放思想“短”变“长”!黑龙江全省上下深学细研、精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和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扬长克短、把短拉长,生动诠释了“长”和“短”的辩证转换。

  “原字号”的产业链在拉长——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到2025年原油加工量将由2016年的1315万吨提高到2320万吨;9个玉米燃料乙醇项目在黑龙江布局,一年可实现几百万吨玉米高效转化;2018年全省加工原粮723亿斤,增长31%。

  “新字号”的价值链在提升——黑龙江发扬科技实力雄厚之长,克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的短板,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20家、增长2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

  一链牵,头尾连,满盘活。扬长克短,克的是产业链、价值链之短,更是“老字号”的体制机制之短。

  总部位于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集团曾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作出突出贡献,几年前却陷入连续24个月的巨额亏损。“技术积淀是优势,体制机制不活是短板。我们一改几十年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确立以营销为龙头的经营新机制,同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仅用8个月就扭亏为盈。”集团董事长刘明忠信心十足,“2018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5%,营业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体制机制不活、市场意识薄弱是“老字号”国企的通病。黑龙江梳理出226户“老字号”企业,通过打好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军民融合、市场开拓“五张牌”,发扬优势、克服短板,“老字号”不断发出“新枝”。2018年,全省141户“老字号”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6%,利润增长6%。

  扬长补短、补齐短板,黑土地上拂新风——

  营商环境法律护航,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新官不理旧账怎么办?政府不兑现承诺怎么办?工程款被拖欠怎么办?1月18日,《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新官必须理旧账”。“现在有法律撑腰,心里有底了!”一位从浙江来黑龙江投资的企业家充满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对我省强调营商环境和干部作风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张庆伟说,“新一届省委和省政府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补齐短板,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决心决定行动,行动推动改变。黑龙江省委连续两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趁热打铁把强作风、优环境作为开年头等大事,并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成立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专责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督职能。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国务院取消下放事项全部落实,省级清理行政权力1419项,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2402项;哈尔滨市已实现“跑一次”事项12754项,占全部事项的96.8%。

  作风整顿与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干部作风表现在下面,但根子在上边。”省委和省政府从省直机关抓起,把139家省直机关单位全部纳入作风整顿范围,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公开曝光坏典型,形成震慑。与此同时,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省级层面先后公开曝光部分窗口单位政务服务不畅等典型案例12批,各地市共问责6843人。

  营商环境是检验作风整顿成效最好的标尺。2018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42万户,增长7.3%,企业对13个市(地)营商环境平均满意比例由年初的82.4%提高到85.3%。第三方评价和监督机制测评显示,黑龙江省直机关作风总体评价满意比例由整顿前的78.5%提升到9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