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金融反腐首提“内鬼”说法 “内鬼”是怎样炼成?

2019-02-23 05:43: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金融反腐从未停过,但这次真的有些不一样。

  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2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放上了中纪委书记赵乐际1月11日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全文。

  【经济ke】记者全篇通读和认真学习后,只觉各种猛料不断,满满的干货里,“金融”两个字频频跳入眼帘,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在金融反腐领域还第一次提出“内鬼”的说法。估计这得让不少人夜不能寐。

  谁是内鬼?

  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表示,要果断查处赖小民等手握金融资源权力,大搞幕后交易、大肆侵吞国有金融资产的“内鬼”。

  被点名的赖小民案是中央纪委与国家监委合署办公后,联合正式办理的第一个金融大案,也被外界称为“新中国金融贪腐第一案”。

  据中纪委官网资料,赖小民在金融监管系统工作多年,其履历透露出个人的巨大能量,也显示出其贪腐问题的惊人破坏力。

  1983年7月,赖小民在中国人民银行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中央资金处副处长、处长,信贷管理司副司长,原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副主任、办公厅主任等职。

  这全是监管要职,位高权重。其中,银监会办公室主任一职尤其重要。2003年银监会成立之时,赖小民就筹建北京银监局,后出任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在银监系统可谓树大根深,各种关系盘根错节。

  一位了解赖小民案的人士告诉【经济ke】:“凭着这层关系,赖小民认为没人敢管他。在华融内部,赖小民只手遮天,长时间不设总裁,随意操控投资和资源配置,胆子大得惊人。”

  胆子到底有多大?赖小民案发后,“一行两会”和多家中管金融企业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该案时的表述是“金融领域发生的一起触目惊心的腐败大案”。

  坊间用“3个100”阐释了“触目惊心”:100多套房、100多个关系人、100多个情妇。还有一组数字同样“触目惊心”:赖小民家里搜出的现金2.7亿元,其母亲账上还趴着3亿元存款。至于其100多个关系人手上还藏着多少钱,还不得而知。按知情人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说法,“赖小民的涉案金额一定是创纪录的。”

  贪官们似乎都很喜欢家藏万金的感觉。到底是太贪心,还是太害怕,才让这些人在冰箱和床底都塞满现金呢?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100多个情人夸张了点,但赖小民在国内的原配夫人并未离婚,另外却在香港还有公开的老婆,并养了一对双胞胎。因此,检察机关起诉赖小民犯了重婚罪。

  赖小民这样的“内鬼”近年来已经查处不少。如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原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王银成……

  多个信号表明,抓内鬼的行动正在加速。

  内鬼是怎样炼成的?

  俗话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内鬼”是怎样炼成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监管缺失与治理结构漏洞是金融系统内鬼频出的深层原因。

  仍以赖小民案为例。

  从治理结构上来看,财政部是大股东,但不管人事;银监会管人管业务,但赖小民出身银监系统,且曾任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关系深厚。

  在监管模式上,我国金融实行分业经营,也实行分业监管模式,中国华融是当年为处置银行坏账而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但赖小民主政后却快速扩张,成为拥有银行、证券、租赁、信托、期货、消费金融等全金融牌照的金控集团。赖小民藉此在多个业务之间辗转腾挪,利用监管交叉的真空地带将巨额利益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而长期安然无事。

  在华融内部,一言堂是常态,赖小民的权力在失去制约后开始为所欲为。

  上述人士认为,“赖小民案恶劣之处并不在赖本身的肆意妄为,而在于各个方面的不尽责、不作为,出现了‘灯下黑’,最后无一部门、无一人为此承担责任。”

  “项俊波、杨家才、赖小民等严重腐败窝案,暴露出系统诸多深层次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说,部分从业人员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漠,面对金融市场巨大利益诱惑,容易防线失守被“围猎”;金融圈子小,同学、师生、同事、亲友等裙带关系交织,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之间亲而不清、公私不明,容易形成利益团伙。

  有内鬼,就有外贼,就有内外勾结。据说,项俊波落马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其掌舵农业银行时曾帮助已逃亡海外的“大鳄”郭文贵获取32亿元贷款。

  赖小民喜欢去香港,经常出没在香港中环的私企老板们称赖小民是“财神爷”。之所以有此“尊称”,就因为赖小民利用国有资源与民企合作,找白手套,明目张胆地大肆输送利益。《中国经济周刊》曾报道,赖小民确有100多个关系人。

  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宁夏天元锰业、中弘股份、中国华信集团、蓝鼎国际、保千里等公司都被列入了赖小民的关系人名单。有消息称,在赖小民授意之下,华融上百亿元资金绕道进入宁夏天元。目前在查的多个项目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在媒体的报道中,财政部原副部长王保安的案卷里有这样一个细节:“为了自己的企业能进入央企华融的战略投资者名单,北京一商人请托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引荐华融董事长。在王保安的引荐下,该商人如愿以偿见到了华融董事长。之后,王保安收受该商人送予的价值10万港币白金边框眼镜一副、现金10万元以及2万元‘香火钱’。”

  内控失效,外贼围猎,金融内鬼焉能不中招?

  内鬼招风险

  中纪委报告行文有个细节很讲究,也很有深意。

  原文是这样说的:“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果断查处赖小民等手握金融资源权力…… ”

  三大攻坚战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在这里,显然主要是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月21日,中央党校开了一个班,名字叫做“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稳之中,稳金融仅次于稳就业之后。

  金融内鬼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什么关系?

  继续来看赖小民案。

  中国华融2019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赖小民个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给中国华融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中国华融新党委全面肃清赖小民流毒,积极主动应对危机,深入排查稳妥处置风险隐患,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内部管理积弊,努力将公司拉回正常轨道,实现平稳过渡。”

  每一句话说的都是风险。

  仅从规模来看,赖小民治下,疯狂扩张的中国华融本身就已成为“大而不能倒”的类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一旦失控引爆,就可能引发局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赖小民主政时期,华融扩张迅猛,总资产从2009年的45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87万亿元。1.87万亿元!超大规模本身就集聚了巨大的风险,更何况,华融规模的确膨胀了,却是“马屎皮面光”的虚胖臃肿。

  华融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的资产回报率仅1.6%。2013年度—2017年度累计资产减值损失达578.6亿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64%。2018年上半年,华融归属于公司股东利润6.85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126.76亿元。

  赖小民曾自诩在华融瘦了20斤,“瘦了自己,肥了公司”。如今来看,实在是讽刺。

  而中管金融企业中的庞然大物不光华融一家。任何一家一旦出事,都是大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林在工商银行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工作会议表示,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把惩治贪腐和防控金融风险有效衔接。

  王林的身份表明了一项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中央在金融反腐中防内鬼、抓内鬼的全新制度设计——中管金融企业内设纪委改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

  这绝非名称的变化,而是从制度上防止再现华融赖小民式的监管“灯下黑”。

  2018年11月2日,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第一次公开透露,中央纪委将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

  1月13日,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闭幕后,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各组长纷纷亮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樊大志表示,“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就是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徐敏表示,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坚决斩断“金融大鳄”和“金融内鬼”关系纽带利益链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汤军说,派驻纪检监察组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扬眉剑出鞘。

  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永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