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纪委公布最新组织机构情况,有何奥妙

2019-01-26 04:00: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月24日9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信息公开”一栏中公布了最新的组织机构情况,这是中央纪委网站成立以来第三次更新组织机构情况,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首次公布其组织机构情况,充分证明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行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展示自身情况的积极态度。

从监察部网站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再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纪委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

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央纪委没有开设自己的网站,与其合署办公的原监察部虽然开设了网站,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信息公开不够全面及时,影响力不大,关注者不多。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监察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主动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于2013年9月2日开通了新的官方门户网站,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当日在调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建设时强调,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让群众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思路、新进展、新成效。

据介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是在整合机关5个网站基础上创建的,但却一下子释放出了比原先5个网站更加惊人的影响力。在此之前,中央纪委对中管干部执纪审查的情况一般不会立即发布,有的要等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后才对社会公开,距离其被查处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创建后,经常在凌晨、深夜、周末、节假日公布“打虎”最新信息,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因此,该网站毫无悬念地从2013年起连续六年蝉联“中国最给力党务政务网站”奖项,并在2018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党务政务网站”。

2018年3月,国家监委成立。3月20日,该网站更名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三次更新组织结构,见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最新进程

中央纪委网站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信息公开”栏目,下有“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历史沿革”“会议资料”“信息公开年报”六个子栏目。

其中,“领导机构”“组织机构”两个子栏目最受关注。在网站成立之初,公布的第一个版本是在2013年5月前后完成的第一次内设机构调整后的组织机构情况(见下图一)。在27个内设机构的编制下,中央纪委做了两个“加减法”:一方面增加了第九、第十两个纪检监察室;另一方面将原党风廉政建设室与原纠风室合并成“党风政风监督室”,将原执法监察室和原绩效管理监察室合并成“执法和效能监督室”。这一调整体现了中央纪委提出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三转”精神要求,中纪委内设机构办案力量得到了加强,此外中纪委参与的125个议事协调机构仅留14个,进一步“集中主业”。

(图一)

2014年3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更新了“组织机构”一栏的图表,显示第二次内设机构调整已经完成。此轮调整更加“大刀阔斧”:不仅分别对中央、地方各增设1个纪检监察室,使得按序排列的纪检监察室数量达到12个,还专门增设针对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刀刃向内、严查“内鬼”;同时将原监察综合室等6个内设机构分别“二合一”,把办公厅、监察综合室整合为办公厅,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整合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预防腐败室(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外事局整合为国际合作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见下图二)。调整后,中纪委仍旧保持27个内设机构。通过两轮内设机构调整,直接负责办案的纪检监察室数量由调整前的8个,增加到12个。2014年3月19日,时任中纪委副书记陈文清曾向外界透露:“每个纪检监察室均配备30名人员,设4个处,改革后,直接从事纪检监察业务的人员增加了100多人。”据悉,改革后中纪委监察部内办案人员已近400人。

(图二)

2018年3月,国家监委成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102名干部转隶至国家监委,被充实到机关26个部门,与原有干部混合编成,其中到业务部门的占87%。与此同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始了新一轮的内设机构调整。从2018年5月至2019年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组织机构”一栏都无法打开,显示机构调整正在过程中。在今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结束后不久,记者浏览该网站时发现,“组织机构”一栏又恢复显示了2014年3月的版本。相隔仅10天左右,最新版的组织机构图向社会再次公布(见下图三),显示了中央纪委及时公开政务信息的鲜明态度。

3.jpg

(图三)

增加4个内设机构编制,纪检监察室实现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分设

从最新公布的组织机构情况可以发现,内设机构从原先的27个增加到了31个,主要是原先的12个纪检监察室增加了4个,进一步凸显“聚焦主业”。同时,这16个室均进行了更名,第一到第十一室更名为监督检查室,第十二到十六室更名为审查调查室。这表明,在监察体制改革后,中央纪委已实现了纪检监察室实现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分设。而监督检查室与审查调查室11:5的比例也说明中央纪委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力求抓早抓小、使监督成为常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在部署2019年工作时,专门单列一条要求“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

从公开报道可知,自2016年底北京、浙江、山西率先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开始,将执纪监督部门与执纪审查部门分设就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将力量向监督倾斜、履行好首要职责的同时,通过组织和制度创新,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切实强化自我监督。

“分设之后,两个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执纪监督部门突出政治监督,重点围绕联系地区和单位推动落实‘两个责任’、执行‘六项纪律’等情况,查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掌握政治生态;执纪审查部门突出执法执纪,专司审查调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二者合力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当好‘啄木鸟’和‘护林员’,净化政治生态,共同保护‘森林’。”2018年4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一篇题为《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的重要意义》的文章如此解释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后的不同功能。据报道,截至2018年5月下旬,22个省级纪委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部门已实现分设。

此次中央纪委的在部门分设过程中,为何将“执纪监督”部门改名为“监督检查”部门、将“执纪审查”部门改为“审查调查”部门?这是因为监察体制改革后,前者不仅要负责对违纪问题的监督,还要对职务违法行为开展监督,因此原来的“执纪监督”显然不足以完全概括其任务和定位;而后者不仅要对严重违纪行为开展执纪审查,同时要对严重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开展监察调查,因此用“审查调查”来概括更为妥帖。

此外,比较2014年的组织机构图可以发现,内设职能部门取消了两块加挂的牌子,即党风政风监督室不再加挂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的牌子,国际合作局不再加挂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的牌子。根据2018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据了解,国务院纠风办系依托于原监察部的机构。因此,上述两个机构都已不复存在。

此外,中纪委的9家直属单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先的中国监察杂志社已更名为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北戴河培训中心已更名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电化教育中心、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中心、网络技术中心。其中,网络中心、网络技术中心承担的分别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内容生产和技术支持工作。(一本政经工作室·姜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