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敢发声 让干部放开手脚

2019-01-22 07:58: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核心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方健全完善了干部澄清保护机制,严肃查处错告诬告行为。对有问题的干部不放过,对没有问题的干部公开通报澄清、绝不耽误。针对不实举报及时澄清,能够让干部干事创业卸下包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对一方政治生态的“水土涵养”具有现实意义。

  

  案例一:是新官不理旧账,还是依法解约?

  举措:调查取证、当面约谈、实地走访,向全社会公开通报澄清

  去年4月,湖南省长沙市纪委收到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邓某实名举报线索:“李鹏飞任长沙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后‘新官不理旧账’,不履行承诺,解除晚报大酒店与长沙晚报社租赁合同,造成晚报大酒店2000万元装修投资损失……”

  “我们立即对这条举报线索进行调查核实。”长沙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刘昊敏告诉记者,调查组当面了解举报人的举报内容和诉求,对长沙晚报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收集了该报社的会议纪要、相关文件、当地法院民事判决书、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等用来证明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面对面,实地走访,一个情节不落下,一个环节不能缺。”

  调查发现,晚报大酒店的租赁合同到期后,一直未支付租金,拒绝腾地退房,经长沙晚报社党委专题会议研究,并向长沙市委及主管部门做专题报告后,长沙晚报社向芙蓉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收回了综合服务楼,向社会公开招租。

  “李鹏飞敢于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坚持党委集体研究决策,并及时向主管部门请示汇报,没有违纪违规问题。”这一案例,是去年长沙为7名干部澄清不实举报公开通报的案例之一。“通报的范围,从开始的内部通报到向全社会公布,公开力度越来越大。”刘昊敏介绍。

  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长沙先后出台了《实行容错纠错鼓励干事创业暂行办法》和《关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若干意见》。“这些措施从界定容错免责10种情形、加大澄清关怀力度等方面,建立健全了科学有效的澄清保护机制。”长沙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

  “组织上澄清不实举报,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在推进工作尤其是啃硬骨头时,不再有心理包袱。”多名遭遇过不实举报的干部向记者吐露心声。据统计,2017年以来长沙市共为312名干部澄清不实举报,其中通报典型案例23起,开展阳光处访澄清不实举报112人。

  案例二:是辱骂群众属实,还是遭受蓄意报复?

  举措:开座谈会、开通快办“直通车”,及时处理诬告错告信访件

  “感谢区纪委的澄清,今后我将继续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近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纪委监委召开的不实信访举报澄清说明座谈会上,东区向阳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勇激动地说。

  李勇的事情还得从一份举报信讲起。

  此前,四川省委第九巡视组收到一封举报信,内容是实名举报李勇辱骂群众等违纪线索。接到信访交办函后,东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经多方查核取证,真相很快被还原:原来,举报人因其房屋未被纳入2018年棚改计划,便与其他20余名居民一同到向阳村街道办事处“讨要说法”。在接访过程中,值班接待责任人李勇始终认真接待、安抚和解释政策,未发生任何违纪违规行为。但举报人“讨要说法”不成,随即对李勇进行不实举报。

  “我们要敢于发声,有问题的干部不放过,没有问题的干部也绝不耽误。”攀枝花市东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何峻峰说,在该信访件结案的同时,东区纪委监委邀请该街道班子成员和全体支部党员共18人,召开了不实信访举报澄清说明座谈会,帮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消除顾虑。

  “常言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传遍天下。因此,澄清正名还要处置及时。”四川达州万源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7年以来,万源市纪委、监委坚持对信访举报线索严查细核,针对诬告错告干部的信访件,开通了直查快办的“直通车”。收到涉及干部的信访举报后,万源市纪委监委立即分析研判、甄别真伪、迅速落实,安排专人开展调查。对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将调查结果在2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单位、上级党组织、组织人事部门说明情况,并通过当面谈话、村务公开等方式将结果反馈至举报人,并与属地乡镇分管领导、村第一书记、村两委一起,组织当地干部和群众召开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座谈会,再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通报。据悉,开通“直通车”以来,该市已为1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案例三:是监督干部行为,还是恶意编造事实?

  举措:区分正常检举揭发和诬告陷害,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前不久,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莱芜分局和庄派出所工作人员唐光云因诬告莱芜区领导干部而受到处分。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初,莱芜区分管领导为了解砂石资源整治情况,以打电话的方式向曾经举报某砂石场有关问题的唐光云反馈了解情况,双方发生言语冲突。随后,唐光云在无任何根据的情况下,以该区分管领导中午醉酒为由进行举报,意在使其受到纪律追究。调查结果显示,唐光云为捏造事实进行诬告。据办案人员介绍,唐光云彼时尚在留党察看处分期间,因此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同时,莱芜分局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2017年底,山东制定发布《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2018年7月,又出台《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后称《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干部澄清保护机制,区分正常检举揭发和诬告陷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实施意见》规定,信访举报,经调查属恶意中伤、诬告陷害、散布谣言和不实消息的,及时给予劝阻、批评、教育;涉嫌违规违纪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移交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对实施诬告陷害的有关人员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挂钩,纳入失信“黑名单”,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对受到诬告陷害、严重失实举报的干部,由党委(党组)或相关部门给予澄清正名。

  去年以来,山东省各级纪委监委通报了若干起诬告陷害诽谤党员干部典型问题。据山东纪委监委相关人员介绍,这些典型问题都是借举报之名行诬告陷害之实,甚至干扰了正常信访和换届工作秩序。

  山东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要严格用纪律尺子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另一方面加大对诬告陷害、打击报复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恶意中伤、散布谣言和不实消息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受到恶意中伤、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作出结论,并通过适当方式为其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22日 11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