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日报钟经文:人民,改革开放的活力源泉

2018-12-16 22:51: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准确把握;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源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才有生机活力。

  以1978年为起点,40年来一以贯之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催生了前无古人的制度创新。激荡中国、震撼世界的伟大变革,无不源自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瞻望40年的来路去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决于今天的选择;当今这一代人的作为,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改革开放顺应人民意愿,是人民的历史创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时,我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面对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邓小平同志疾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今天,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穿梭于大江南北,世界瞩望“中国引擎”的强劲动力。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成就的“中国奇迹”中,行的变迁只是一个缩影。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2017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项项数字,记录着亿万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历史跨越。

  对比世界发展,亲历改革开放大潮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讲到,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财富,不仅是让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而且是可以改变全世界更多人生活的可能,感慨“我非常幸运地经历了中国创造奇迹的时代”。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经说过,改革开放使中国命运彻底跳出了近代以来的“下降通道”,中国改革最复杂也最成功。

  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是因为顺应了人民的意愿。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动因时,邓小平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中国人民深刻反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没有自身私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关键时刻读懂了人民的意愿,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迈向现代化,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也成就了当代中国崭新的面貌。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本质上是人民的创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写就了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40年来,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在创办经济特区的实践中“杀出一条血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人民的首创精神居功至伟。

  无数宝贵的瞬间折射出这段光辉的历程,袁庚在蛇口工地上耸立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张瑞敏当众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魄力,打造了高质量中国产品;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地躬耕田亩,将杂交水稻研究不断向前推进,解决了数亿中国人的挨饿问题,造福了全世界……40年来,改革活力竞相迸发、发展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时代的洪流,书写在历史的天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推进、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开放的根本逻辑和辩证法

  正如百川东去,历史的潮流总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正是亿万人民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的大潮流、大趋势。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也充分证明,唯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始终使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逻辑和辩证法。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年近九旬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分析说,“改革的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就能够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继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再次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实践,清晰勾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脱真贫、真脱贫”的务实举措,还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切实行动;无论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是以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改革让“住者有其居”不再遥远;无论是推进简政放权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还是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就把改革的动力和突破点放在哪里。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推进什么。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亿万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改革开放伟业才能顺利推进,造福人民的事业才能阔步向前。今天,推动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社会关系之繁、部门利益之障、触动“奶酪”之阻,民生改善也常常难以抉择。收入分配改革,不仅仅是增加收入,还要解决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社会保障改革,不仅仅是广覆盖、全覆盖,还要关注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看得了病”到要“看得好病”;等等。那些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让改革开放深深植根于人民,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与智慧中汲取养分,固本浚源、澎湃向前,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突破“纠结困境”、走出“转型陷阱”,以“最大的红利”,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

  紧紧依靠人民把改革进行到底

  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风景,也都面临不同的挑战。当此之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是,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国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这意味着,中国人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

  回应从温饱到小康、从物质到精神、从富裕到公正“螺旋式上升”的民生期待,改革之船更需激流勇进。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实现“一个也不能少”地进入全面小康;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再现天高云淡、鱼翔浅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要完善覆盖13亿人的社保体系,为2亿多农民工打造人生出彩的发展舞台;要让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其他常住人口有适宜的居住条件;要让9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哪一个目标都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哪一项任务都有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难关。

  英国著名资深中国问题观察家休·佩曼对中国40年的巨变,用“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来赞誉。他在最近出版的《中国的变革: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一书中指出,那些质疑中国模式的人经常误判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面临的复杂现实,并忽视了其调适能力和进行“持续变革”的能力。他认为,面对挑战,“只要中国保持变革,那么中国就会找到自己的路”。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问题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多人民的力量。在历史的演进和奋斗积累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时代在召唤,使命在召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振奋起来、行动起来,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光辉业绩,驱动满载希望的“中国号”巨轮向着幸福进发。

  钟经文

  (原题为《人民,改革开放的活力源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