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的改革足迹——新时代 再出发!

2018-12-16 01:13: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生涯,恰好契合了中国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在正定,改革开放初潮涌动,他带领当地百姓解放生产力、脱贫致富;在福建,他办经济特区、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环境;在浙江,改革开放已取得一定成果,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开发较少的蓝色海域;在上海,他抓党建、发展高新技术,鼓励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主政期间的改革措施,不难看出其中的一脉相承与不断丰富发展。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推出《习近平的改革足迹》系列特稿,带您一起沿着总书记的改革足迹回顾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领略人民领袖的改革思想与开放胸怀。

  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曾提出要“做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

  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他将地方改革的成功经验丰富发展为国家治理战略,与全党同志一起,直面时代和人民给出的新考卷。

  改革的拥护者

  两次特殊节点的广东之行

  2012年12月8日,广东深圳莲花山迎来了上任不到一个月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向邓小平铜像敬献的花篮、亲手种植的高山榕,见证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在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来源:新华社)

  当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选择了广东,“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考察期间,有当年陪同邓小平“南巡”的老同志向习近平建议,应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被时间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

  习近平微笑回应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坚定不移的。他还“希望深圳和广东在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道路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时光荏苒。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习近平在这个特殊节点再赴广东。10月24日,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习近平坚定地说:“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来源:新华社)

  改革的实践者

  主持召开40余次深改会议

  2013年7月,习近平冒雨在武汉考察。他撑着雨伞,卷起裤腿,身上满是星星点点的泥迹。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首次提出改革的五大关系,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这一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和伟大实践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拉开序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任组长。

  正如习近平所洞见的那样,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作为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事务繁忙,但几乎每个月召开一次的深改组会议,他从未缺席。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38次会议、审议通过36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共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每次会议都紧扣中国发展脉搏,与国计民生同频共振。

  经过新一轮全面深改,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司法顽疾逐步破解、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开、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2018年3月28日晚,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这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释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信号,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改革的清醒者

  放眼全局 扩大开放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需要激情澎湃的行动力,更需要沉着冷静的运筹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洋,但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至关门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国家蔓延。

  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保持清醒头脑,继续推进对外开放不止步,考验着一个大国掌舵者的胸襟和魄力。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这次演讲中,他深情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并当场宣布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

  这四条举措赢得国际社会交口称赞。

  行胜于言。3天后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2018年11月,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齐聚黄浦江畔,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会期间,习近平同各国领导人一同步入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展厅,先后参观了匈牙利、埃及、英国、捷克、肯尼亚、萨尔瓦多、多米尼加、老挝、格鲁吉亚、越南、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展区。这个场景令人振奋,寓意着习近平所倡导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得到越来越多认可。

改革的保护者

  写给民营企业家的一封信

  今年10月,习近平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民营企业家的一封回信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习近平在信中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突出贡献与成就,并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这封回信被媒体解读为国家给民营企业吃下的一颗“定心丸”。

  目前,民营经济为整个中国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保护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就是在保护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宝贵成绩和经验,也是在保护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前行的动力。

  这只是一个缩影。一直以来,习近平始终以无比的定力和决心支持与保护改革开放这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他保护改革方向。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习近平一锤定音:“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他保护改革环境,其主持召开的第十七次深改组会议明确提出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他保护改革主体。“有恒产者有恒心”被写进中央文件,产权制度改革从顶层设计强化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了“定心丸”。

  他保护改革成果,严肃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

  ……

  历史总会在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时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坚定的话语回荡在华夏大地,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有信心和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续写得更加精彩,更加辉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