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行人一年闯红灯超过5次将被列入“黑名单”

2018-12-09 07:25: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福州12月7日电(记者吴剑锋)行人闯红灯一年超过5次将被列入黑名单,贷款等行为将受限制,甚至还会被协会通报批评。日前,福州市制定《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联合惩戒实施细则(试行)》,规定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失信主体存在14种情形,公安部门将按照程序将其列入“黑名单”。

  这些情形包括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1个季度内发生闯红灯、不按道行驶、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2次以上,或者1年内累计发生5次以上;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外卖、快递非机动车驾驶人1个月内发生2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1年内累计违法5次以上等。

  针对“黑名单”中的失信主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除依法予以处罚外,还将联合各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惩戒措施。例如将失信行为作为金融机构对失信当事人融资授信的参考,进行必要限制。通过“信用中国”等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布失信主体信息。行业协会商会对会员失信行为进行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

  列入“黑名单”后如何消除失信行为?细则规定,失信主体列入“黑名单”的有效期原则上为自发布之日起2年,有效期满系统自动修复。失信主体可主动申请消除失信行为。1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30天的,或因见义勇为被市级以上表彰评为先进个人的,可以对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修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