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广交会、进博会看中国对外开放“三步曲”

2018-11-28 04:21: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题:从广交会、进博会看中国对外开放“三步曲”

  新华社记者叶前、何欣荣

  从60多年前的广交会到今年的进博会,时光荏苒,两个国际性贸易平台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接力”。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40年来,中国上演了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曲”。

  开国门第一步:到全球市场大海中游泳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那时,广交会几乎是中国企业对西方国家市场贸易的唯一通道。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外贸经营权高度集中,首届广交会只有13家外贸专业总公司组团参展。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外贸行业垄断也被打破,生产企业、外资企业、各类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大外贸格局。

  在1978年举行的第43届广交会上,到会采购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共17000多人,其中以港澳地区为主的亚洲采购商所占比重超过八成。

  改革开放以后,数以万计的中国企业开始瞄准广交会这个出口。老广交会人都清晰地记得,很多企业老板为了能够“挤进”广交会费尽心机:有的企业家试图翻墙进去展馆被罚款,有的在周边宾馆挨个敲门推销产品……

  “那时国内很多代工企业,只要搭上出口的‘快车’就不愁发展,广交会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浙江余姚西摩电器有限公司总裁董越君回忆起20多年前第一次参展经历,感触颇深。

  通过广交会,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积跬步:“走出去”到“引进来” 与世界共享全球化红利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全球风扇业务代理商史蒂芬与广交会早在40年前便已结缘。“那时我才8岁,父亲把我带来观看广交会,这么多年来我可以说是见证了广交会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40年的发展。”史蒂芬说。

  2007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字之变的背后,是广交会已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到进出口双向平台,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

  作为重型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卡特彼勒的特许销售商,从2016年开始,史蒂芬连续3年参加广交会进口展。

  “感觉一年比一年好。展区一直在增加,一直在扩大,每年的产品越来越多。从我们展台走过的人都是从不同国家来的。你在这里,就会有客户过来,不用一个一个市场去跑。”他说。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来源于一步步扎实积累。

  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到2017年,总值达到27.79万亿元人民币,实现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从深耕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到加大对拉美、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

  享受开放红利的不仅是中国。进入新世纪10多年来,亚洲地区内贸易额从8000亿美元增长到3万亿美元,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额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4.8万亿美元。这表明世界都从开放合作中获益。

  迈大步: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时间转向2017年,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向世界宣布:于2018年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5年,中国商品进口规模预计达8万亿美元。

  来自进博会的数据显示, 3000多家参展企业中,不仅涉及G20全部成员,覆盖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44个最不发达国家中,也有超过30个前来参加。大量外国参展商希望抓住中国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在中国市场“更进一步”。

  卡特彼勒也是进博会参展企业之一。“进博会很受欢迎,我们订展台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结果好多大的展位早就已经被预定了。” 史蒂芬说。

  法国医药企业赛诺菲在进博会集中展示了在研创新药物和疫苗。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说:“在华36年,中国市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深耕开拓。”

  “进博会不仅是上海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说,新加坡企业来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为了寻找中国市场的新机遇,也希望借此平台找到合适的中国伙伴,一起开拓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方市场。

  从深圳到上海,再放眼全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大潮正在涌动。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从海南博鳌到北京中非合作论坛,从进博会到APEC,中国不断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就是要让开放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

  中国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新发展阶段,消费和进口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提供历史性机遇。

  有着138年历史的英国家用地板清洁产品制造商尤班克公司董事长朱利安·贝兹利已连续10年参加广交会进口展,凭借电商销售渠道,仅3年时间其中国市场就占据其总营收的10%。

  “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市场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更不愿错过中国这个体量庞大的市场。”朱利安说,“我相信公司生产的扫地机、吸尘器能进入更多中国家庭。”

  从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到先进医疗器械、抗癌新药,从机电产品到大型装备,从手机到航天器,根据展商登记情况,在首届进博会上,首次进入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切实让消费者和企业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全球优质产品。

  阿里、京东、苏宁等中国大型电商企业也公布了相应的全球采购计划。苏宁今后三年将拿出100亿欧元用于全球采购;阿里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完成总额2000亿美元的进口。

  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正迈开大步,以开放的姿态走向合作共赢的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