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民企喜迎“红包雨”

2018-11-27 02:20: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期,多部委推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政,各地也瞄准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密集公布了一批极具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民营企业迎来政策“红包雨”。

  设纾困基金

  梳理多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可以发现,“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频率很高。

  为精准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安徽省设立了110亿元的纾困基金,切实帮助该省民营上市企业解忧纾困。

  福建省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纾困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设立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首期10亿元,用于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

  北京市设立“股+债”支持方案,市、区和社会资金基金共同建立了总规模超过350亿元的纾困“资金池”。

  上海市出台意见提出,要加大流动性风险专项防范力度,建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

  “地方设立纾困基金,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不造成股权流失的情况下,保证公司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布分析说。

  推“一次办成”

  民营企业面临的痛点之一是办事难、办事繁,因此,多部委和各地着重优化民企营商环境。

  一表集成,一次办结。11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提出将进一步清理税务证明事项和精简涉税资料报送,简并优化增值税、消费税等纳税申报表,并推进实施增值税申报“一表集成”、消费税“一键申报”。同时,拓宽一次办结事项,2018年底前,实现5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2019年底前,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

  一网通办。上海市出台“一网通办”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截至目前,全市39个市级部门、16个区、220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网上办事服务已入驻“一网通办”总门户,1274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注册法人用户超过189万,90%的涉企审批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康平认为,“一次办成”将会极大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时间成本,降低交易费用。近期出台的政策“红包”瞄准了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改善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

  建创新平台

  为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工信部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继续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信部在各地认定近20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基础上,通过3年培育600家聚集主业、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与此同时,多地通过出台政策和设立基金的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创新。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智造,福建省设立了80亿元规模的企业技改基金,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老树长新芽”。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江苏省出台措施,建设创新联合体,搭建院士与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做强企业孵化平台,组建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等。

  上海市也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加速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对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给予享受免征房产税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向本报表示,“今后15—20年是决定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做强的关键时期,希望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有大的作为。”(潘旭涛 高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