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努力实现与民营企业合作共赢(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2018-11-24 23:08: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有商业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应有何担当?怎样从机制上破解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难题?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银行如何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

  问: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情况如何?在帮助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上有哪些成效?

  谷澍:首先,我想举一些数据说明基本情况:截至10月末,在工行有融资余额的民营企业近8万户,较年初增长8%,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数量近八成;融资余额2.1万亿元,在可比银行中最多;平均贷款利率5.1%,处于市场底部水平。总体看,工商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上扩面增量持续加快,较好地发挥了大行担当和“头雁”效应。

  工商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客户优劣”,努力实现与优秀民营企业合作共赢。特别是近期,我们进一步加大融资倾斜力度。开展了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调研,举办了“工银普惠行”活动,还和百家民营骨干企业进行了总对总签约。近一个月来,我们累计走访小微企业5000多户,通过各种渠道为民营企业增加了近百亿元的融资支持。

  此外,我们还通过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市场资金投资民企债券,成功帮助3家民营企业完成规模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并为工行主承销的民营企业债券提供信用风险保护。其中一只债券的最终发行利率仅为4.6%,创下近期全国同品种、同期限、同评级的民企债券利率最低纪录。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工行坚持做深做实做专普惠金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可比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一季度工行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为5.37%,二季度降为5.24%,三季度再降为4.71%。10月份,工行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利率已降至4.70%。

  问:未来就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工行有哪些打算?

  谷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我们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在前期制定服务实体经济25条意见等举措的基础上,我们聚焦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研究制定加强民营企业综合金融服务10条意见,推出一批务实的新举措。计划未来3年,全行普惠贷款平均增长30%以上,3年翻一番;民营企业贷款每年净增不少于2000亿元,新增融资客户每年不低于5000户。

  问:工行将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考核和激励机制,以破解“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

  谷澍:银行与企业是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没有好的企业就不会有好的银行。工商银行将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鼓励基层机构和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激发内生发展动力。适度增加普惠金融业务绩效考核权重,加大贷款规模等激励挂钩力度。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解决各级机构与基层信贷人员“惧贷”“慎贷”心理。

  在激励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对客户经理和分支机构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客户经理和基层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动力。对普惠业务进行专项激励,主要用于奖励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较好的经营机构和普惠金融业务业绩突出的基层从业人员。

  在资源配置上,完善资源配置、内部资金定价等方面的制度和安排。一是贷款规模配置中对民营企业加大倾斜力度,二是贷款配置价格根据贷款投放形势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优惠,三是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的经济资本占用,设置相对较低的调节系数。

  在尽职免责上,落实相关规定,适度提高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增强基层机构以及客户经理、审批人员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服务效率上,一是建立“大客户直营、小微下沉”的分层服务体系,加快小微中心建设,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专家治贷”,让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客户、最了解风险的信贷专业人员来选择市场、授信审批、管控风险,提高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融资审批效率;三是深入实施“传帮带”等长效培养机制项目,提升信贷客户经理队伍面向民营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风险分析控制能力。

  问:在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同时,银行在风险防控上应当如何把握?

  谷澍:银行的投融资具有高度复杂性,专业的风险决策非常重要。工行坚持综合施策,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在“真”上下功夫,把好准入关。工行坚持把信贷经营建立在把握真实信息、把控实质风险的基础上。我们从产业集群、供应链、商圈等小微企业聚集的场景中寻找客户。比如,我们开展了“普惠金融行”主题活动,全面动员400余家二级分行、200余家小微中心、1.6万余家服务网点和1万余名小微客户经理,深入市场、走进园区,真正地了解客户。

  在“专”上下功夫,实现专家治贷、专业治贷。发挥好专营作用,优化信贷流程,实行差异化、人格化授权,使信贷责任体系覆盖前中后台,贯穿信贷业务从受理到收回的整个周期;建立多层次的信贷专家队伍,强化专业能力培训和资质认证。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规律、商业模式、财务特点等研究,创新风控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升风控能力。

  利用金融科技,动态管控贷款风险。利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描绘客户画像,动态监测客户风险;建立全球信贷监控雷达,实现从准入到贷后的全流程、集中式监控,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目前,我们通过大数据监测模型,对全行超过2万亿元普惠存量资产和每年1.5万亿元累放贷款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实现风险的集约化管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