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敢为人先成就了清远经验

2018-11-24 05:51: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赴广东考察调研,宣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清远是调研的其中一站。看到新闻,王昌浩、王挺老哥俩激动不已,时光仿佛回到38年前。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他们,退休前分别担任原清远县氮肥厂厂长、副厂长。尽管只是当时全国1500多家小氮肥厂中的一个,清远县氮肥厂却在上世纪70年代末,谱写了一段敢为人先的改革传奇。

  王昌浩和王挺大学毕业后,先后被分配到清远县氮肥厂,越干心里越不是滋味儿——从1970年试产到1978年,工厂年年亏损!

  “还能为什么?产量上不去呗。”当时还是副厂长的王昌浩哭笑不得地说,外面农民排着队来买肥料,甚至为了点氨水都能抢得打起来;可厂里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每到农忙,县委书记得坐镇厂里督促生产。

  转机终于出现。借全国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东风”,清远县氮肥厂召开讨论大会,“几场讨论下来,大家都觉得不搞奖励没有出路。”王昌浩说。

  1978年7月,一场打破铁饭碗的改革悄悄在厂里试行:拿出5万元设立综合奖,和产量挂钩,根据每班(8小时)的最高产量定三个等级,一等奖每人奖1.2元,二等奖1元,三等奖0.8元。干得多的工人,除工资外,每个月还能再拿一二十元的奖金。

  效果立竿见影。1979年厂子就扭亏为盈,年产量从不到3000吨很快增长到1.5万吨;一口气在外面购买和建设70多套职工住宅,还办了学校。“职工面貌焕然一新,真真叫‘干部带头干,工人跟着干,重活抢着干’。”当时主管生产技术的王挺回忆。

  尝到甜头的清远,顺势推广氮肥厂经验,在其他县办国营工厂推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创造了“清远经验”。但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各种风言风语也随之传开了。

  关键时刻,当时的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深入清远实地调研,最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当月,广东省委和省政府下发《批转清远县国营工业企业试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情况报告》。很快,“清远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归根到底,还是两个字——改革!”王昌浩感慨,“敢为人先成就了清远经验。”

  进入新时代,作为广东后发地区的清远不甘人后,在扶贫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持续发力,创造出“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农综改样本”等鲜活经验,演绎着清远经验的精彩续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