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5分钱工程”产生三重效益

2018-11-05 01:39: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远看山清水秀,近看牛屎成堆”,是一些偏远贫困村寨环境的写照。村寨人居环境,涉及居住分布、基础设施、运行机制和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整治提升可谓“老大难”。近日,记者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采访时发现,由于实施了“5分钱工程”,贫困村同样能做到干净整洁,随着脱贫摘帽,变成各族群众的美丽幸福家园。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正在贫困户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活动,把源于西畴县的“5分钱工程”作为基层“六小创新”之一在全省推广。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介绍,群众每天出5分钱,产生三重效益——村寨整洁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了,村民自治多了个载体。到底啥是“5分钱工程”?在贫困山区能否长效化、铺得开?

  村寨变干净,惠及贫困户

  村民每人每天出5分钱,加上县财政补助,聘请贫困户当保洁员

  深秋时节,西畴县柏林乡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个乡一年有八成时间都笼罩在浓雾里。“我们这里几乎全是山,生态好雾才大。”乡长唐根洪笑着话锋一转,“不过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7户、2000多人,今年脱贫出列才是最操心的事。”走进柏林村委会老克田小组,尽管44户人家居住分散,高低错落,但无论公共道路还是农家院,都打理得干干净净。小组长王仕春语含自豪:“环境卫生好,人的心情才好。”

  2013年,在县里部门帮扶下,村里投资30多万元,修通了3里进村水泥路。路来之不易,怎么管好?3个村干部把村民分成3组,轮流打扫。后来群众说,大家打工挣钱忙,还不如凑钱请人扫。于是每户出100元,请村民来打扫。路扫到今年初,县里实施“5分钱工程”,老克田改为每人每天出5分钱,一年18元,加上县里每月补助的300元,请村里贫困户杜引明清扫公共道路。至于每家的入户路部分,“各人自扫门前雪”。

  西畴县域内山地占到总面积的99.9%。要想富先修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他们自己出工凑钱,至今年底,自然村路面硬化率可实现100%全覆盖。乡村公路密度是云南省平均水平的3倍!路修好了,如何管护保洁摆在面前。

  从今年初开始,西畴县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推开“5分钱工程”。自愿实施这一项目的村寨,30户以下的县财政每月补助200元,30到50户之间的补助300元,50户以上的补助400元,都用于支付保洁员工资。此举在全县的贫困村铺开,带动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截至目前,已有800多个村小组的群众筹集保洁费100多万元,聘请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洁员287名,县财政投入536万元以奖代补资金。

  老克田村小组的保洁员杜引明家六口人,两个儿子读书,他自己出了一次车祸干不了重活。脱贫攻坚以来,政府补助杜引明3万元盖起新房,上学的孩子享受每年700元的教育补助,他还担任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每月收入800元。对于这每月三四百元“5分钱工程”收入,杜引明也很珍惜,他和家里人把路扫得干干净净的。杜引明越干越有劲,去年还养了两亩鱼塘的鱼。

  政府重引导,村民来自治

  是否实施工程,如何聘请、管理保洁员,群众商量着来

  西洒镇坝尾村的张发梅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洁员,丈夫突然去世,她带着两个孩子和婆婆住在一起。除了房子维修加固和教育补助,政府还帮扶她5000元产业资金,她买了头牛,婆婆享受低保待遇。

  西畴县规定,“5分钱工程”的保洁员原则上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产生,安排一般贫困户和其他村民的,必须在村里开会确定。县里秉承“引导不包办”的工作方法,是否实施“5分钱工程”,由村里商量着来。尊重群众意愿,各村在工作推进力度上难免参差不齐。一些村干部承认,有些村民不愿出钱让贫困户来打扫卫生,或是觉得他们受益够多了,或是觉得他们搞不好卫生。

  兴街镇拉孩村委会实现了工程“三个全覆盖”:村民全部缴费,全部聘用建档立卡户,保洁员全员“上岗”。拉孩村驻村第一书记、县计生协会干部侬正福介绍说,自己和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先说通了党员干部,然后再到村民家做工作。因为平时工作扎实,并没有遇到多大困难。做通工作之后立规矩:要求21个保洁员每周一、五打扫卫生,早上到小组长家“点卯”,还要在微信群里留痕迹。无故旷工3次的停发当月工资,一年累计旷工超过5次的换人。拉孩村的这套管理制度,目前正在全县推广。

  记者发现,“5分钱工程”的落实情况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及村干部的威信和执行力密切相关,党组织建设抓得好的、班子强的,干什么都麻利。另外,村规民约也发挥了强大约束力。村干部和群众反映,村里居住太分散的、村内道路还是土路的、村里正实施建设项目的,“5分钱工程”进展就慢。

  村民出了钱,对公共卫生自然上心。多依坪村小组的高仕仙开了农家乐,她当着记者面指出,自己家背后的一条路扫得不干净,会影响农家乐的经营。“下次村里开会我要反映。”她说。景德寨小组长邬再勇说,据他观察,公共卫生带动了一家一户的庭院卫生,“不整洁自己都看不顺眼”。

  好事开了头,期待可持续

  乡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不宜复制城镇模式,应该土洋结合

  柏林乡的垃圾由西畴洁城绿化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清运、转运到县里的垃圾填埋场,而拉孩村产生的垃圾还没有去处,暂时填进村里的一个山凹里。要知道,西畴属于喀斯特地貌,漏斗形的洞穴多,易发生地下水污染。侬正福表示,这个选址县环保局派人来看过,没问题。

  “5分钱工程”实施后,西畴许多村小组的垃圾收集起来了,但垃圾运往何处成了问题。9个乡镇中,有4个和洁城公司签了垃圾清运合同,另外的乡镇还在洽谈中。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在23个贫困行政村实施好“5分钱工程”,县级财政已投入以奖代补资金530多万元,共投入垃圾桶、垃圾斗、垃圾车和垃圾热解站、堆放点等配套硬件设施资金近3000万元,还将投入后期管理运行资金540多万元。与4000多万元的政府投入相比,群众自筹的100多万元,显得杯水车薪。换句话说,如果所有村寨推开“5分钱工程”,贫困县的财力能否负担得起?

  洁城公司老总褚德佑表示,“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乡村垃圾清运机制是理想状态,目前难点就在于“村收集”环节,因为山区居民居住分散,道路条件不同,清运成本居高不下。另外,乡镇垃圾堆放点选址难,县里的垃圾填埋场消化压力大增。他介绍,目前公司已垫资200多万元,修建乡镇垃圾堆放点;县里的垃圾填埋场按当初的设计使用寿命,也不到10年了。他还说,政府采购的垃圾清运设备,按企业的眼光看未必合理,各乡镇把清运处理交给企业,应该更划算。

  目前,西畴县的贫困人口发生率已从91%下降至3%以下。随之而来的是,西畴农村的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变化,道路硬化几乎覆盖了所有村寨,冲水马桶正在普及,传统种植养殖业结构逐渐调整,乡村旅游点燃“星星之火”,这意味着,乡村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必须提上日程。更何况,目前农村的绝大多数污水还是直接排放。多依坪的驻村干部徐俊说,乡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不宜复制城镇模式,应该土洋结合、因地制宜、逐步提升。“宣传教育也很重要,如乡村垃级先简单分类,可以还田、焚烧腐烂无害的都不进垃圾桶,将大大降低处理成本,但这在城市也还困难。”他表示。

  唐根洪说:“‘5分钱工程’开了个好头,乡村垃圾清洁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基层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