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保护人民和国家安全

2018-10-13 05:55: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保护人民和国家安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防治灾害的重要意义,就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明确9项重点工程,为做好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取得举世公认的成效。同时,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较弱,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还存在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重救灾轻减灾思想比较普遍、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等问题。只有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才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要汇聚齐抓共管的合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变成灾害防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要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加强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围绕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把握重点、抓住要害,着力从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健全属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等三个方面破障除弊,以改革试点示范破解难题、积累经验,以国际合作协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要增强关键领域的实力。目前,制约灾害防治能力的短板依然不少。针对这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既有利于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卡脖子”问题,又为推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整体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从摸清风险隐患的底数,到增强预报预警的能力;从开展保护修复的行动,到落实避险搬迁的任务;从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到改善灾害防治的技术装备,这次会议部署的9项重点工程,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以重点工程为抓手,聚焦聚力,就能取得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效果,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迈上新台阶。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面对一次次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在迎难而上中砥砺前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就能不断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更加科学高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打赢灾害防治攻坚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