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振兴东北十喻

2018-09-30 04:30:3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编前语】从区域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全局来看,实现东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三省考察调研、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国两会期间还专门到东北三省代表团参加审议,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发展的十个生动比喻。

   1.连提两个“金山银山”,指明生态优势

  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和深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监管、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改革举措,加快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18年9月28日,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

   2.叮嘱练好“内功”,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正是装备制造业大有可为之机,要继续练好“内功”,继续改革创新,确保永立不败之地、永远掌握主动权。

  ——2018年9月26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3.端牢“饭碗”,强调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2018年9月25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4.以“龙头”为喻,明确国有企业地位

  要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核心竞争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2017年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5.巧用三个“字号”,支招优化产业结构

  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6年5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

   6.强调“借东风”,把脉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

  ——2016年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7.“指南针”之喻,突出民生工作重要性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

  ——2015年7月,在吉林调研时强调

   8.传授“加减乘除”,解决“二人转”难题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加法——投资、需求、创新,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市场化程度。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

  ——2015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9.不要“狗熊掰棒子”,告诫抓工作要坚持不懈

  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

  ——2015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10.三张“牌”总结企业浴火重生的经验

  老工业基地很多企业浴火重生的实践说明,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

  ——2013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