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秋夜,听听习近平的“家常话”

2018-09-26 05:51: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学习小组按】

  又到中秋月圆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承载着国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更蕴含着浓浓的故乡、家国情怀。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届欢迎接待会时,给现场侨胞带去了月饼和祝福。习近平说:“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在座各位很思念万里之遥的祖国和亲人,祖国和亲人和牵挂着每一位海外游子。……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我们这次来美国,给大家带来一些家乡的月饼,这事祖国人民的一点心意。”

  确实,无论身在何处,国人的血脉里就有着对中秋月圆人圆的期待。这个中秋,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的“家常话”和“家常事”。

谈团圆和睦: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2015年中秋节前,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他特地为当地华人带来故乡的月饼:“这是祖国人民的一点心意”、“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在同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深情吟诵了家喻户晓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声声含情,令人动容。

  家团圆、人和睦是中国人传统而朴素的愿望。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连用三个“不要”提醒大家,再拼也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习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不同时期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合照:他推着轮椅上年事已高的父亲、他牵着母亲的手散步、他与夫人彭丽媛合影、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年幼的女儿……

谈家风家教: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习近平历来重视家风和家教对人的塑造作用:“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习近平的宝贵财富。在给父亲习仲勋的信里,他深情写道:“从您身上要继承和学习的高尚品质很多”。他也记得儿时随母亲买小人书《岳飞传》的细节:“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

  “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这样说。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习近平不止一次敦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他还发出严词告诫:“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

  十八大以来,多地先后试点“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也都对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提出了要求,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

谈“小家”与“大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

  “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谈家风家教,说的是小家,着眼的其实是“大家”。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反之,“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强调,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为了“大家”的幸福,习近平有时要舍弃“小家”的团圆时刻。2001年,家人为父亲举办88岁寿宴,是难得一次的大团聚。当时的习近平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深情款款的拜寿信。

  习仲勋听完来信,非常理解儿子,向家人、子女和亲朋们说:“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习近平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早年任职地方时,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到任浙江后,他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

  十八大以来,他数十次到国内各地考察。在菜市场中,他细细了解菜价和节日供应情况;在乡亲家里,他关心屋顶漏不漏、取暖怎样,看乡亲锅里饭菜、吃得好不好……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这是习近平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分享到: